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11323
大小:24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14
《9下2第05课-1孔乙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回顾小说常识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1、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最主要的是____。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人物2、刻画人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4、环境描写有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3、小说的情节由____、____、__
2、__和____几部分组成,有的开头有序幕,结尾有尾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文学常识鲁迅,原名____,字豫才,现代_______、___、___,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呐喊《呐喊》是鲁迅第一部小说集,收录鲁迅1918——192
3、2年间创作的十四篇短篇小说,其中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的笔名就由这篇小说开始。在这十四篇短篇小说中,鲁迅先生本人最喜欢的小说就是——《孔乙己》关于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学
4、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3、梳理小说的三要素。背景资料《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和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孔孟之道进行猛烈的抨击。本文最初发表在1919年4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鲁迅曾说,这篇小说是“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课文朗读阔绰踱舀羼水绽出间或拭去不屑置辩附和颓唐蘸酒打折腿chuòduóyǎochàn
5、zhànjiànshìxièhètuízhànshé字词注音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叙述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好喝懒做、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孔乙己遭人嘲笑、并最终被当时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悲惨遭遇。课文内容概括:整体感知之梳理人物孔乙己——小伙计——短衣帮主顾长衫客掌柜丁举人人物主人公线索人物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可以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整体感知之把握环境
6、(一)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格局、下酒物等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社会习俗)1、人物活动的场所:为主人公的出场及性格命运的展开作铺垫。贫富悬殊、阶级对立势利、冷酷。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短衣长衫柜外屋里站喝坐喝服饰不同地点不同方式不同2、社会群体:(二)自然环境:“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做铺垫,也暗示了他悲惨的结局。整体感知之梳理情节第一部分:序幕(1-3)通过“我”的叙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社会文
7、化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及性格命运的展开作铺垫。第二部分:开端、发展(4-9)写孔乙己的外貌、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第三部分:高潮(10-11)集中描写孔乙己被打折腿的原因和折腿后的凄凉境况。第四部分:结局(12-13)写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品味小说深层次的内涵。2、从孔乙己的外形、肖像、服饰、语言、神情、动作等方面进行人物分析,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