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制取氧气课时训练1(2)

课题3制取氧气课时训练1(2)

ID:39906075

大小:38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4

课题3制取氧气课时训练1(2)_第1页
课题3制取氧气课时训练1(2)_第2页
课题3制取氧气课时训练1(2)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题3制取氧气课时训练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3制取氧气(2)1.制取和收集氧气时,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集气瓶,量筒,铁架台,试管B.集气瓶,试管,铁架台,导管C.酒精灯,蒸发皿,试管,铁架台D.铁架台,试管,漏斗,导管2.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A.没有颜色 B.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 D.易溶于水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错误的操作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对试管加热,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里,没有看到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漏气B.固定在铁夹上的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加热时,先使

2、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D.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到集气瓶中检验内氧气是否已满B.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和水蒸气是分解反应C.把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比单独加热氯酸钾制出氧气的速率快D.因为氧气比水轻,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时即可放出B.从空气中可以得到氮气和氧气,这个变化是分解反应C.凡是含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实

3、验室制氧气的原料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发生了化学反应6.下列现象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解释的是(      )A.白磷在40℃时即可燃烧,烈日下白磷不经点燃就可燃烧B.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最好用排水法而不用排气取气法收集D.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5.检验集气瓶里氧气是否已收集满,可以把______放到集气瓶______。6.实验室可以采用______法和_______法收集氧气,这是根据氧气______和______的性质而决定的。7.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主要分为以下七

4、步。请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把序号填在括号内。第(     )步:给试管加热第(    )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     )步: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第(    )步: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第(    )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第(    )步: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第(     )步:将导管从水槽内拿出来8.某物质A通常为白色固体,加热时不断减少直至全部消失,同时生成了3B、C、D三种物质。其中B为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加热

5、到100℃时沸腾;D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试判断:(1)A、B、C、D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名称。  2)A是白色固体,这是它的_____性质;受热分解是它的______性质;该反应属于(化合、分解)______反应;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9.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某些气体(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是;(2)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实验室用上述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4)如果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气

6、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10.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以下两个反应可以生成氨气:  a.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有铁触媒(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氨气;  b.氯化铵固体和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1)请你帮该小组同学选择制取氨气的方法;  (2)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以上信息和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空白。  ①制取氨气发生装置是,理由;  ②制取氨气收集装置是,理由。  A          B       C       D     E 甲

7、乙乙11.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如果没有伸到液面以下造成的后果是。(2)可以用如上图甲图所示的收集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3)右图3乙图所示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甲图中的发生装置与之相比较具有的优点是。1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13.某气体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