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

ID:39855033

大小:293.02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7-13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_第1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_第2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_第3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_第4页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杨俊毅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重点内容1、生物药剂学的概念2、生物膜结构和药物透膜机理3、药物吸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4、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5、生物药动学的概念6、单室模型药动学7、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和有关内容次重点内容1、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2、多剂量给药3、生物利用度的实验研究方法4、非线性动力学和统计矩生物药剂学1概念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效间关系的学科。研

2、究目的评价药物制剂质量,为剂型设计、制剂处方工艺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1概念药效:药物效应,包括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剂型因素:药物性质药物剂型药物处方制剂工艺贮存条件生理(物)因素:种族、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疾病状态1概念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分布:药物在血液与组织间的可逆转运过程。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消除:代谢与排泄配置(处置):分布与消除2吸收主要吸收部位:胃、肠、口腔、皮肤、肌肉等吸收的重要性:血管外给

3、药时,吸收是药物发挥全身作用的首要条件生物膜生物膜液晶镶嵌模型组成:磷脂、蛋白、糖特点:结构不对称性流动性生物膜结构示意图2吸收2.1吸收机理(p265)定义被动扩散大多数药物的转运方式溶解扩散限制扩散影响吸收的因素:浓度差扩散分子大小电荷性质亲脂性主动转运特点:①需载体→饱和现象;②耗能;③逆浓度梯度转运;④结构和部位特异性→竞争转运;⑤受代谢抑制剂影响促进扩散胞饮(和吞噬)蛋白部位特异性2吸收2.2消化道生理被动扩散为主胃胃壁胃液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环状褶壁→绒毛→柱状上皮细胞→微绒毛大肠盲肠、结肠、直肠

4、2.3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消化道pH与药物吸收胃小肠大肠pH1~35~77~8药物促进、抑制胃液分泌,中和胃酸酶的影响:首过效应红霉素多肽胃排空胃肠运动紧张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循环系统流速首过效应药物性质食物胃排空脂肪促进胆汁分泌2吸收胃排空概念2胃排空快慢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弱酸性药物小肠上部以主动转运吸收的药物在胃液中不稳定的药物的影响3胃排空的动力学过程一级速率过程:lgVt=lgV0-Kem·t/2.3034影响胃排空的因素:抗胆碱药、抗组胺药、麻醉药减慢排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体位左侧卧<右侧卧低

5、粘度、低渗透、稀软食物压排空快2吸收2.4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药物解离度与脂溶性弱酸pKa-pH=lg(Cu/Ci)油水分配系数固体制剂中药物溶出速率dC/dt=kSCs药物粒度微粉化固体分散体控制结晶!药物晶型晶型选择晶型转变因素(p270)溶剂化物溶出速度:有机溶剂化物>无水物>水合物成盐增加溶解度,增加溶出固体制剂药物的吸收过程:不适于减小粒径的情况水溶性药物弱碱性药物稳定性差的药物刺激性强的药物2吸收2.4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剂型制剂处方(辅料)与药物吸收制剂工艺㈠溶液型制剂影响溶液型制剂药物吸

6、收的因素:1络合2粘度高分子材料糖浆剂3渗透压低渗较高渗吸收快4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5溶剂非水溶媒溶液限速因素是药物从油相→水相的分配速度(析出和溶解)㈡乳剂口服乳剂,生物利用度较高①分散度好,有效吸收面积大;②油相中含有油酸、亚油酸等物质,能抑制胃肠蠕动,延长吸收时间;③乳剂中的乳化剂可以改善胃肠粘膜的通透性;④油脂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药物的溶解、吸收;⑤油脂性物质可以增加淋巴系统的转运和吸收例:解热抗炎药吲哚克索儿制成混悬剂或胶囊剂吸收不完全,制成O/W乳剂,口服吸收的量,三倍于混悬剂,四倍于胶囊(三)混悬剂、

7、散剂和胶囊剂溶出速度可能成为吸收的限速因素影响溶出的因素:药物颗粒大小晶型分散溶媒(如灰黄霉素的吸收油大于水)辅料疏水性(阻碍润湿吸附药物)润湿性促进药物和体液接触、溶解、释放囊壳的破裂㈣片剂辅料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压片力通常随着压力增大,溶出速度降低,但在变更压力的时候,可能使结晶破裂,导致表面积增大,溶出增多制粒包衣贮存三非口服给药的吸收㈠注射给药1注射给药优点:⑴药效迅速作用可靠,无首过效应,易于控制;⑵适于不宜口服、口服不吸收或在胃肠道不稳定的药物⑶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的病人⑷局部作用、全身作用、长效作用

8、、诊断疾病缺点:使用不便,注射疼痛2.给药部位及吸收途径⑴.静脉注射⑵.肌内注射⑶.皮下注射⑷.皮内注射⑸.其他部位注射3.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⑴.生理因素①注射部位血流状态的影响: 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②淋巴液的流速水溶性大分子药物 油溶媒注射液药物③促进吸收因素:按摩,热敷,运动⑵剂型因素①分子量②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如混悬剂③非水溶媒注射溶媒被吸收和药物的溶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