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主题班会《千里之行,始于“做人”》

初一主题班会《千里之行,始于“做人”》

ID:39849649

大小:626.6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13

初一主题班会《千里之行,始于“做人”》_第1页
初一主题班会《千里之行,始于“做人”》_第2页
初一主题班会《千里之行,始于“做人”》_第3页
初一主题班会《千里之行,始于“做人”》_第4页
初一主题班会《千里之行,始于“做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主题班会《千里之行,始于“做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千里之行,始于“做人”——初一(3)班某同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在讲课时,他东张西望,或做其他事情某同学昨天晚上电视看多了,今天上课他竟然在睡觉某同学做早操和集体活动时滔滔不绝某同学在眼操音乐响起时去上厕所或装水、拿书,或是睁眼你看过这样的现象吗?某同学废纸屑随意乱丢,桌子下面从来没有干净过某同学做清洁总是躲到一边乃至做清洁逃跑某同学突然觉得今天心情不好而不想专心听课某同学在上课铃响了一阵仍不愿回到座位作好课前准备某同学总因怕难或偷懒而抄作业,甚至说作业忘记带了某同学仍然在课间玩快译通,听耳机某同学习惯了在课堂上问问题的时候顺便说几句题外话某同学仍然在午自习期间不抓紧时间学习,或作

2、业做好了就没事讲话,影响他人学习某同学习惯了在课堂上“沉默是金”,从不举手发言某同学上课时写其他学科的作业某同学见到老师不问好,走时也不说再见某同学是你吗?你曾经有这样的行为吗?你觉得这样的行为无所谓吗?你觉得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对你的桎梏吗?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倘若连第一层的“修身”都做不好,能算高素质的人吗?这样所谓“不拘小节”的人,能有所作为吗?请自问:自律?他律?自从班里规定了及时做清洁,但我班迟值日现象仍时有发生我班的清洁卫生较以前有所改观,但个别同学为图方便,随地扔废纸,乱吐口香糖的现象屡见不鲜。很想问各位:是不是本班的同学就特别“脏、乱”?自从实行了督查小组

3、后,仍有同学在违反纪律自从对课堂纪律进行规范,纪律有所好转。但部分同学开始“沉默是金”问题很多,我们该怎么办???请思考:对于十三、四岁的人,每项细节都要死规定,硬要去后才能被规范,这不可悲吗?老师曾经想到用思想教育为重,行为限制为次——的确是高境界的想法;但在座的各位,从小学开始就是优秀学生的你们,难道道理你们不懂吗?这些道理,你们都能说得有条有理,但为什么做起来却面目全非?或许有人这样想:我都长这么大了,有些东西不用那么细致认真了,有些地方放松一下也无伤大雅我学习好就行了,其他的方面不用太在乎有些规定反正我做不到,就算违反了又怎样呢?但老师们想说:一个好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只有好

4、的成绩,没有高尚的人格,永远不是一个好学生。行为的松散,是侵蚀良好学风的慢性毒药,其恶果最终必将在你最关注的学习上体现根据木桶效应:一个人的品格有多高,不是由你最优秀的方面来衡量,而是被你日常最忽略的缺陷所制约学本事,学做人——就是先成人,再成才。不要越长大了,越写不好一个“人”字,学做人是终身的追求,必须由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形成命运!”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行为心理学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1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

5、果被别人或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美国爱默生)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全十美的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德国歌德)放眼古今,凡造就大学问的人,无不具备高尚的人格和严谨的自我塑造意识生活点滴影响学习习惯,影响为人处事的风格。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莫让小节的不在意,成为你走向成功的绊脚石厚德载物,作为初中的学生更应在做学问上,在做人上,不断自我完善,精益求精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你共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