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41520
大小:26.8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2
《论文--针刺涌泉穴对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针刺涌泉穴对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涌泉穴对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的眩晕残碍程度量表(DHI)、眩晕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心率变异性(HRV)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0名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分为针灸针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收集VAS、DHI结果,采用动态心电图收集HRV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DHI评分均有改善,但针灸组患者症状改善较快。针灸组能显著改善HRV指标。结论:针灸组能快速缓解眩晕症状,并改善VAS、DHI评分,改善HRV结果。关键字:针灸,涌泉穴,眩晕,肝阳上亢眩晕是临
2、床常见症状之一,调查发现大约有4%[1,2]的急诊患者是以眩晕为就诊原因。眩晕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均能导致,如血管疾病、前庭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等。临床上对于眩晕的病因诊断多需要依靠大型设备检查结果、验血结果,往往耗时长,使患者承受较长时间的痛苦,同时治疗眩晕症状的西药,如前庭抑制剂、止吐药、苯二氮卓类,均有较多副作用。中医针刺治疗眩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却很少有针刺治疗眩晕的研究[3,4]。为了探索针刺对眩晕症状的疗效,我们做了以下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治疗我们收集了自2014年11月
3、至2015年6月在我科因眩晕住院,经中医师辨证为肝阳上亢型的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灸针及对照组,各30例。针灸组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0.87±6.83岁),男性12例,女性18例。对照组30利,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3.77±1.73岁),男性15例,女性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2诊断标准按照《中医内科学》[5]相关标准。主症:头晕目眩。次症: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恼怒加重,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符合主症及3项次症者,即可确诊为肝阳上
4、亢证眩晕。纳入后经影像学检查(头颅CT)排除脑梗死、脑出血;排除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等中等程度原发性疾病,严重感染,中度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精神病,多脏器功能不全等其中任意一项者;排除具备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患者;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眩晕,包括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低血压、偏头痛性眩晕或精神性眩晕等。1.3研究方法眩晕残碍程度量表(DHI)[6]被广泛用于评价眩晕在日常生活中对的精神、情绪、身体的影响,它包括25个问题,每个问题设置是-偶尔-无三个问题,相应评分为4-2-0分。视觉模拟量表(
5、VAS)[7]常用来评估疼痛的程度,但也可用来评估眩晕的程度。其具有简单易行、快速、适应性强等优点。有研究显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在眩晕的发病机制中起了很大作用[8],通过记录心率变异率(HRV)[9,10]的RMSSD,即24小时内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和PNN50值,即24小时连续5分钟节段平均NN间期标准差和相邻NN间期差的绝对值大于50ms的NN间期占总数的百分比,能够方便的评估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两组均给予改善脑供血的基础治疗,针灸组加用针刺双侧足底涌泉穴,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对照组
6、采用王不留行籽粘贴于双足涌泉穴旁开1cm处假穴位,保留30分钟,每日一次。1.4评估方法首先,两组患者进行基线对比,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两组疗程均为一周,以VAS较入院改善大于等于1分为明显缓解,记录症状明显缓解的时间,以入院后小时计算;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治疗前后DHI、VAS数据,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收集治疗前后RMSSD、PNN50数据。1.5统计分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P<0.
7、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本次试验。针灸组患者的症状能较快的缓解,平均缓解时间为(50.47±5.23)小时,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缓解时间为(53.70±4.55)小时,如表1。表1平均缓解时间(x±s)(小时)针灸组对照组P缓解时间50.47±5.2853.70±4.550.014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的DHI、VAS评分均有下降,但针灸组患者下降的幅度更显著,如表2。表2DHI、VAS评分改善(x±s)针灸组对照组P△VAS2.80±1.0952.00±0.9100.003△DHI23
8、.83±4.0820.92±3.840.006治疗前后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经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RMSSD、PNN50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比较,针灸组患者治疗后RMSSD、PNN50值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照组治疗后虽然RMSSD、PNN50值也有一定上升,但却无统计学差异,如表4。表3两组间RMSSD、PNN50改善(x±s)针灸组对照组P△RMSSD2.07±3.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