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系列复习

诗歌鉴赏系列复习

ID:39837290

大小:3.85 MB

页数:122页

时间:2019-07-12

诗歌鉴赏系列复习_第1页
诗歌鉴赏系列复习_第2页
诗歌鉴赏系列复习_第3页
诗歌鉴赏系列复习_第4页
诗歌鉴赏系列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系列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表述读懂考试说明: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中形象1.人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2.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的揣摩,其本质就是: 找出诗歌中间的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景和物,分析这些景和物的特征以及它们上面所浸渍的诗人的主观态度,以此作为解开诗歌意境主旨、诗人思想情感的钥匙。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2、2004江苏卷)1、找出诗歌中包含的意象:金河、玉关、马策、刀环、白雪、青冢、黄河、黑山。2、分析这些意象的特征:金河、玉关:岁岁重复。马策、刀环:朝朝相伴。白雪:暮春不化。黄河:绵长环绕。3、揣摩诗人寄寓在意象上的情感:从“岁岁”“朝朝”的无休无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苦寒的塞外却唯见白雪落向青冢;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从中看出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之苦怨。4、(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1)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

3、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 夜朱淑真(2004福建卷)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1.找出诗歌中包含的意象,分析特征,揣摩情感。①.秋气、烛花、床、梧桐、月。②秋气清冷,烛花深夜频剪,床凉,月照梧桐影斑驳。③秋气萧瑟凄清,锦衾单薄,佳人“频剪烛花”夜永难寝,凸现了诗人难捱的寂寞、孤独与愁苦。床凉,月疏,也显示出诗人遗憾失落、心凉情苦的境遇。2.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句中找

4、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古典诗歌意象举例花草树木:菊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

5、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在很多场合它作为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的象征。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陈亮《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咏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得烂漫百花散发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赞颂,多作品质高洁的象征。梧桐: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唐杜甫《宿府》)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梧桐则是凄

6、凉悲伤的象征。鸟兽鱼虫:杜鹃李白“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杜鹃嘴红象泣血,叫声凄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日月星河:月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乡》)“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对月思亲念故,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鸿雁:鸿雁是大型

7、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宋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月夜舟中》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