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孔子的君子观

解读孔子的君子观

ID:39831787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2

解读孔子的君子观_第1页
解读孔子的君子观_第2页
解读孔子的君子观_第3页
解读孔子的君子观_第4页
解读孔子的君子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读孔子的君子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读孔子的君子观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种“伦理文化”,重视以内在的道德约束的力量规范个人言行及集体和国家的作为。而这种文化必定以人为载体,体现在儒家文化中的这类人便是“君子”。儒家的君子人格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孔子的君子观又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基础与核心。“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于“仁”、“知”、“勇”,修身、齐家、治国皆有涉及。在今日之中国,建立自己成型、有序的道德伦理,必须在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中寻找自身的人文精神。因此,了解孔子的君子观,提倡儒家的君子人格,已成为题中之义。关键字:孔子君

2、子人格特质现世意义《论语》全书共20篇,前10篇称《上论》,后10篇称《下论》,是一部耐人寻味的人生导向读本。《论语》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言谈、争论和事例一应俱全。有观点认为:等级意味着文明,君子的生活方式代表着真正属人的生活。过上快乐的生活,也就是必须做一个君子,以一个君子的方式生活。那么,“君子”一词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有这么多质的规定性呢?“君子”一词到底有何深意,我们应该怎样完善自身,塑造“君子人格”呢?本文在遵循《论语》原文主旨的基础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和论述孔子的“君子观”,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重

3、新审视“君子”的现世意义。一、“君子”一词的由来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孔子并不是使用“君子”一词的第一人,只是“君子”一词在孔子的言传身教中获得了新的意义。“君子”一词首先出现在《尚书.无逸》篇中“君子所,其无逸。”此时的“君子”是对有权位有财产的统治阶级、贵族的统称。相对应的,没有权利和地位的被统治阶级就被称作“小人”或“野人”。“君子”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就已被广泛使用。如,《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再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出自《诗经.周南.关雎》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又如《左传.襄公九年》中

4、有:“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公之制也。”在以上例举的三处中,“君子”之称具体含义稍异,但也有其共性,那就是其中包含的鲜明的等级观念。这三处的“君子”都是指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人士中的男子,是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学识修养的代表。综上可知,在孔子以前,“君子”一词,主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他主要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然而,到了孔子,他把这个只具有身份、地位含义的称谓与自己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完美结合,将其一变而为儒家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并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朱熹说:“儒,学者之称。”“儒”是

5、古代对读书人的称谓,孔子将“君子”与“儒”的完美结合称作“君子儒”。在孔子看来,“儒”(学者)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表征,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按照儒家的习惯而言便是所谓“内修的工夫”。孔子就曾对门人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和“君子儒”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孔子之论君子,多指在社会交往和居家处国中表现出高尚品德的人,与权利、地位的关系不再那么密切。“君子”实质上已成为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在践行时的载体,是“仁”的人格化。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院士有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

6、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跨;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大自垮。”而“君子”理所应当的就是这种文化的载体和传承者。“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107次,孔子及其弟子都非常重视对“君子”的理解和培养“君子”人格。孔子的教学也着力于培养外在仪容优雅和内在道德完善相统一的“君子”。正确解读“君子”一词在《论语》中的地位和含义,把握其深刻内涵,才能真正理解《论语》,培养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真君子。二、“君子”人格的特质所谓“人格”,按照胡适先生的观点来说,人格乃是“已养成的行为习惯的总和”。那么,“君子”人格也就是君子在平时的生活

7、和工作中所养成并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习惯的总和。[1]作为“君子”的习惯必须是与“小人”的习惯相区别的,君子是所有社会成员效仿的楷模。另外,韦政通曾引西方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之语说:“人类心血最大的成品,就是他自己的人格。”[2]并进而指出:“孔子最大的创造正是在此,过去文化中道德的和人文的趋势是经由孔子的典范人格才开始定型,终于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性。”[3]自孔子始,“君子”成为中国社会所一直共同追求的理想人格,“君子”被推上崇高的地位。我们有时称孔子为孔圣人,而孔圣人在谈及圣人时却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

8、,斯可矣。”孔子理想人格中的“圣人”是他认为无法达到的,作为现实人格的“君子”才是他真正身体力行去追求的。1、君子之学俗语有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本文暂且不论这句话有几分合理之处,只凭这样一句话便可推知中国社会传统认知中对于读书和读书人的器重。那么,君子的修炼也必不可缺失“学”这一环节。什么是“君子之学”?“君子之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