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杨崇民

《沁园春·长沙》杨崇民

ID:39822970

大小:1.85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7-12

《沁园春·长沙》杨崇民_第1页
《沁园春·长沙》杨崇民_第2页
《沁园春·长沙》杨崇民_第3页
《沁园春·长沙》杨崇民_第4页
《沁园春·长沙》杨崇民_第5页
资源描述:

《《沁园春·长沙》杨崇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重点:从意象美的角度赏析这首词【年代】:现代【作者】:毛泽东【曲牌】:沁园春【题目】:长沙【写作时间】:1925沁园春长沙关于词的常识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又名“长短句”、“诗余”等。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解题:《沁园春》是词牌名。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之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讽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结构:本文在词中属于长调,分上下两阕。上阕侧重写

2、景,由景生情。下阕回忆往事,巧妙作答。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被人誉为诗人政治家。作者简介: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年至1918年,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同志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会。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等学校任教。历史回放“五四”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一系列

3、重要论文。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同志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夜校,使大革命的时代洪流奔涌在偏远的山村。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这首《沁园春·长沙》就是在旧地重游时写下的。风物依旧的长沙,五载读书生活时的景致历历在目,可世事全然大变。过去的狂放和岁月的流逝,眼前的峥嵘和社会的生机,还有未来中国的辽阔与希望,都一股脑的涌上诗人的心头。诗人耳边或许回荡着五年前他在《湘江评论》上敲响的黄钟大吕:“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

4、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910年农历7月,毛泽东将近17岁,他第一次要离开家乡,到50里以外的地方去。临行前写下了这首《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请同学们仔细体味一下。那时的诗人与我们现在是一样花季年华,一样的青春岁月。我们读后,心内会有怎样的感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这是柳亚子先生赠毛泽东的诗句,可谓对毛泽东诗词的千古评定。《沁园春·长沙》意境开阔,气势宏大,是诗人气质和革命家气度的完美结合。鉴赏这首词,要

5、反复诵读,理解景中寓情,情中言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由教师带领大家齐读,感受整首词的境界。沁园春·长沙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地枫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雄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间的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怎能不思绪万端:广阔无垠地大地呀,谁才是你的主人呢?回忆往昔,曾经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那时侯,正当青春年少,神采

6、飞扬,才华横溢;同学们意气风发,正显得遒劲有力,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上阕写充满朝气的万物对象,一个“看”字写尽凌厉高远的秋天景象。枫林如火,深寓着他革命家情怀。万类霜天,饱含着他无限的革命热情。并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这也是诗眼所在。下阕写充满朝气的人格主体,一个“怅”字道出了无尽的苍凉和想像。青春岁月,摆脱不了的回肠荡气;指点江山,从昨天延伸到今天的英雄本色。这时的中国恰如百舸争流的竞技场。而诗人则是与激流搏击的勇士之一。并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赏析探究(

7、1)、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立、看、怅、问、忆(2)、“看”字统领哪几句?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遍、染、透、争、击、翔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几句诗的跳跃性很大,语序也有倒置的,而且有些成分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连起来。明确: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赏析探究“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答案: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大家是不是还记得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