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课件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课 最后一课1.作者名片都德,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出身法国南方一个贫困家庭,15岁起就独自谋生,后到巴黎,开始创作。作品有《小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等。2.背景介绍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1.正音辨形诧异()责备()惩罚()踱步()郝叟()喧闹()qí()祷ɡěnɡ()住ào()悔答案:chàzéchénɡdu
2、óhǎoxuān祈 哽 懊﹒﹒﹒﹒﹒﹒2.据义填词(1):(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2):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答案:(1)婉转(2)懊悔3.走进文本(1)小说中写的老师是,写的学生主要是。答案:韩麦尔先生 小弗郎士(2)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其故事情节是:上学路上(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答案:认真上课 宣布放学【知识链接】如何概括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小说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对小说情节的概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3、)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2)对事件的概述,应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做何事”不能省);(3)故事较复杂、涉及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住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述,做到前后贯通。1.课堂情境(1)速读课文,根据表格的提示,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内容。平日上课最后一课气氛学生老师后排板凳答案:平日上课最后一课气氛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整个
4、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平时“我”迟到会受到责骂。穿戴一般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对“我”很温和。穿着漂亮的礼服后排板凳一向空着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个个显得肃静(2)“最后一课”的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答案:说明了“最后一课”引起学生、老师以及镇上人们的强烈震动和对“最后一课”的无限珍惜。2.人物形象(1)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了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试分析下面的语句,体会这一形象特
5、点。①(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答案:运用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热爱。②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答案:运用动作、神态描写,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2)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迅速成长起来。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上课前贪玩、不爱学习怕老师
6、幼稚不懂事上课后答案: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上课前贪玩、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上课后热爱法语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热爱祖国(3)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形象。答案:韩麦尔先生严厉而和蔼,热爱法语,热爱祖国,是一个恪尽职守的爱国志士。小弗郎士是个天真幼稚、善良勇敢、有自尊心、有自制力、很热爱自己的祖国的孩子。3.社会环境细致的社会环境有力地揭示了社会背景,表现了文章的主题。请仿照参考示例分析下面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参考示例: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点拨:赏析:交代了这里已被异国军队占领的社
7、会背景,揭示了“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一试身手:①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答案:交代了普法战争这个时代背景,揭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法国战争频繁,变故迭起,人心惶惶的社会现象。②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答案:暗示着最后一课结束了,从此德语将代替法语。学习本文过程中,水木清华(网名)同学在班级QQ群中发出了下面的帖子,请你跟帖。水木清华: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吧!羞涩糖果:如果把韩
8、麦尔先生塑造成一个“高大”的“英雄”,就不能代表全部的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草根英雄: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文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