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17279
大小:2.54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7-12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五版-第一章引论-授课ppt-河北工大-宋建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微观经济学主讲教师:经济系宋建林答疑时间:每周六下午一二节答疑地点:A-115经济教研室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人大出版社3名师导读版与教学手册4(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北大出版社5(美)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八版),人大出版社6(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四版),人大出版社7学习与考试要求本课程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48学时,3学分本课程为考试课成绩评定方法平时占30%:迟到5分钟以上扣5分旷课一次扣10分作业一次不交扣5分期末闭卷考试占70%8第一章引论一、什么是经济学?二、人的本性是什么?三、什么是“看不见的手”?四、看不见的手如何才能发挥作用?9一、
2、什么是经济学?10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地等公交车。一个是病重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一个是医生,曾救过你的命,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梦都想娶/嫁的人,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可能永远不能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的人了。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怎么办?111.欲望(需要)的无限性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
3、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分析TextTextAdd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12资源就是能够被利用来满足人的欲望的一切东西。三大资源:人力资源humanresources自然资源naturalresources资本资源capitalresources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时,被称为生产要素。三大生产要素:人力---劳动L物力---土地N财力---资本K相对于人们无限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缺的。2.资源的稀缺(有限)性。Scarcity133.人类躲不开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类躲不开的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多地满足人的欲望?欲望的无
4、限性回答是:有限的资源必须合理配置。资源的稀缺性欲望只能部分得到满足矛盾14经济学是用来解释如何充分利用限制(limits)来做出选择的科学,或者更加准确地说,研究的就是稀缺资源的配置。经济学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什么是经济学?15二、人的本性是什么?16人性本善?《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
5、尽心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南宋王应麟《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17人性本恶?《荀子》中有一篇《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
6、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西方古代哲人,特别是宗教先知是明确的人性本恶的代表,认为所有的人生来有罪,要用一生来忏悔、赎罪,只有笃信上帝,才能获得灵魂的拯救,即原罪说。代表人物霍布斯认为:人就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野兽,人类的天性是反社会的、有破坏性的贪婪,若放任其不管,则最终必会以谋杀、强暴、抢劫等做结。“社会”则是拴住这个野兽的一个工具。18人性本无善恶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子曰:“富贵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孟子•告子
7、》:告子:“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告子:“生之谓性。”“食色,性也。”19人性为私!婴儿刚出生之时,既不懂何为善,也不懂何为恶,他(她)只有生之本能——私欲。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清初思想家颜元:“欲之不存,性将安附?”《四库全书》编纂官戴震:“圣人必顺人之情,遂人之欲。”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在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