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07624
大小:1.97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11
《高二语文《春秋笔法》(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秋笔法主讲:刘虹最早的历史著作?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第一步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闲先後加以集中叙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
2、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左传》与《春秋》《左传》与《春秋》关于《左传》与《春秋》的关系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它是解释《春秋》的一部史书。其二:认为它是与《春秋》有关的一部单独著述。《左传》与《春秋》关于《左传》与《春秋》的关系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它是解释《春秋》的一部史书。其二:认为它是与《春秋》有关的一部单独著述。《左传》是我国历史著作的典范,也是先秦重要的文学著作。把《春秋》大事记式的记录发展为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对后代的叙事文学产生了重大影
3、响。《左传》的叙事特点?晋灵公不君解题本文选自《左传·宣公二年》,题目是编者后加的。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历史上有名之暴君,鲁文公七年即位,在位14年,鲁宣公二年被大臣赵穿所杀。谥号曰“灵”,谥法称“乱而不损曰灵”。此为无道君隐讳的说法。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春秋》正音厚敛(liǎn)辟丸(bì下文“寝门辟”pì)寘诸畚(zhìběn)鲜克(xiǎn下文“鲜矣”同此)衮职有阙(gǔnquē)盛服(shèng)饮赵盾酒(yìn)弹人(dàn)胹熊蹯(érfá
4、n)溜(liù)鉏麑(chúní)将朝(cháo)嗾夫獒(sǒuáo)翳(yì)舍子(shè下文“舍其半”shě)食之(sì前文“不食”shí)箪食(dān)与为公介(yù)遗之(wèi)戟(jǐ)大史(tài)自诒(yí)正音句子翻译句子翻译(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句子翻译(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2)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句子翻译(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2)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3)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句子翻译(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
5、莫大焉。(2)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3)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4)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结构梳理结构梳理首段写晋灵公“不君”的劣迹及大臣的进谏。结构梳理首段写晋灵公“不君”的劣迹及大臣的进谏。二、三、四段,写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视之为仇敌,多次设计杀害赵盾,两个场景引出三个战士,使赵盾幸免于难。结构梳理首段写晋灵公“不君”的劣迹及大臣的进谏。二、三、四段,写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视之为仇敌,多次设计杀害赵盾,两个场景引出三个战士,使赵盾幸免于难。五段(尾声),认定“赵盾弑其
6、君”的原因有二:“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孔子对此作出评价。1.“晋灵公不君”表现在哪些地方?①厚敛雕墙(贪婪)②弹人观辟(荒唐)③虐杀宰夫(残暴)④虚言纳谏(堵士季劝谏之口)⑤(对赵盾骤谏)患谏贼之,伏甲嗾獒1.“晋灵公不君”表现在哪些地方?①厚敛雕墙(贪婪)②弹人观辟(荒唐)③虐杀宰夫(残暴)④虚言纳谏(堵士季劝谏之口)⑤(对赵盾骤谏)患谏贼之,伏甲嗾獒晋灵公:贪婪、荒唐、残暴、不行君道1.“晋灵公不君”表现在哪些地方?2.晋灵公拒谏,且进行报复,多次加害赵盾,赵盾是如何免于难的?2.晋灵公拒谏,且进行报复,多次加害赵盾,赵盾是如何免于难的?幸有鉏麑舍生取义,提弥
7、明忠肝义胆,灵辄知恩图报,使赵盾免于难。3.为什么说赵盾是“左之良大夫”?①忧心国事,骤谏灵公②“盛服将朝”,“坐而假寐”,“不忘恭敬”,“民之主也”③恩惠养民,体贴下情(例见对灵辄的态度)④虽然“为法受恶”,但尊重史官3.为什么说赵盾是“左之良大夫”?①忧心国事,骤谏灵公②“盛服将朝”,“坐而假寐”,“不忘恭敬”,“民之主也”③恩惠养民,体贴下情(例见对灵辄的态度)④虽然“为法受恶”,但尊重史官赵 盾:直言敢谏、忠诚仁义、古之良大夫3.为什么说赵盾是“左之良大夫”?4.孔子如何评价董狐直书“赵盾弑其君”这一记载?以现代概念谈谈你自己的看法。“法”指“春秋书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