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807458
大小:1.50 MB
页数:144页
时间:2019-07-11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清·沈德潜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
2、形容词找出来。——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咬文嚼字朱光潜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等。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等。作者介绍一、“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
3、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B.形容卖弄才学。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一、“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B.形容卖弄才学。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4、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A一、“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B.形容卖弄才学。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
5、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AB一、“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B.形容卖弄才学。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ABC二、标题中的“咬文嚼
6、字”是以上哪一个意思?如果都不是,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加以解释:二、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上哪一个意思?如果都不是,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加以解释:在文字的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无论阅读或写作。P41第三段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题目的含义1、为什么必须咬文嚼字?事例: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红楼梦》中的例子郭沫若“不好的援例”说明的道理:1、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2
7、、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炼,文字的运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事例: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红楼梦》中的例子郭沫若“不好的援例”王若虚改《史记》中李广射虎事例:“推敲”的故事说明的道理:1、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2、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事例:“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事例:“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说明的道理:1、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2、文学的文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故而难以控制的。3、字的联想意义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
8、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事例:“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说明的道理: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文学的文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的,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事例:写美人、才子等的用语(反面事例)事例:写美人、才子等的用语(反面事例)说明的道理:1、字的联想意义也容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语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