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ASA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ASA教案

ID:39787454

大小:8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1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ASA教案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ASA教案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ASA教案_第3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ASA教案_第4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ASA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ASA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四章三角形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2课时)清新区何黄玉湘中学刘少琼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三角形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判定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教学环节:情境引入,实践探索、基础训练、巩固提高、变式例题、课堂小结,课堂检测、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我们已学过识别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简便方法是什么?识别三角形全等是不是还有其它方法呢?实践探究一如图,

2、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裂为两块,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为什么? 实践探究二 我们知道:如果给出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那么因此得到的三角形都是全等.现在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一边,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1、角.边.角2、角.角.边每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都全等吗?一、“两角及其夹边”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45°它们所夹的边为3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先有学生代表回答,最后老师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另外一种简便的识别方法:A如果两个三

3、角形有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简记为“A.S.A.”二、“两角及一角对边” 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45°,且45°所对的边为3cm,画出来的三角形全等吗?这里的条件与1中的条件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你能将它转化为1中的条件吗?A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简记为“A.S.A.”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及其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简记为“A.A.S.” 基础训练1、如图,已知

4、AB=DE,∠A=∠D,,∠B=∠DEF,则△ABC≌△DEF的理由是:ABCDEF2、如图,已知AB=DE,∠A=∠D,,∠ACB=∠F,则△ABC≌△DEF的理由是:4.如图3-28所示,AB与CD相交与点O,O是AB的中点,∠A=∠B,△AOC与△BOD全等吗?为什么?巩固提高完成下列推理过程:1:ABCDO1234解:在△ABC和△DCB中∴△ABC≌△DCB(SSS)2:已知∠ABC=∠DCB,添加条件使△ABC和△DCB全等。ABCDO1234解:在△ABC和△DCB中∴△ABC≌△DCB(ASA)问:有几种

5、填法?3:已知∠3=∠4,添加条件使△ABC和△DCB全等。解:在△ABC和△DCB中∴△ABC≌△DCB(AAS)问:有几种填法?说明实践探索原理: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两块,他要到商店去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该怎么办? 【例1】如图:已知AB=AC,∠B=∠C,△ABD与△ACE全等吗?为什么?变式一:如图:已知AE=AD,∠B=∠C,△ABD与△ACE全等吗?为什么?变式二:如图:已知AB=AC,∠B=∠C,求证:BE=CD课堂检测1﹑请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条件,使△ABC≌△DEF。(至少两种解

6、法)ABCDEF在△ABC和△DEF中∴△ABC≌△DEF()1、如图,应填什么就有△AOC≌△BOD∠A=∠B(已知)_______(已知)∠C=∠D(已知)所以△AOC≌△BOD()问:有几种填法?3﹑如图,已知,∠C=∠E,∠1=∠2,AB=AD,△ABC和△ADE全等吗?为什么?ABCDE12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哪些新知识?学会了做什么?布置作业1、如图,AB=AC,∠B=∠C,你能证明△ABD≌△ACE吗?证明:△ABD和△ACE中∴≌()2、如图,已知AC与BD交于点O,AD∥BC,且

7、AD=BC,你能说明BO=DO吗?证明:∵AD∥BC(已知)∴∠A=,()∠D=,()在中,∴≌()∴BO=DO()3、如图,∠B=∠C,AD平分∠BAC,你能证明△ABD≌△ACD?若BD=3cm,则CD有多长?证明:∵AD平分∠BAC()∴∠=∠(角平分线的定义)在△ABD和△ACD中∴△ABD△ACD()∴BD=CD()∵BD=3cm(已知)∴CD==(等量代换)4、如图,AB∥CD,∠A=∠D,BF=CE,∠AEB=110°,求∠DCF的度数。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采用探究操作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8、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尽量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操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让学生自得知识、自寻方法、自觅规律、自悟原理。同时,通过范例和练习培养提高学生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