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

ID:39786004

大小:663.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11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_第1页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_第2页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_第3页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_第4页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动机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功用定义:为了在气缸中定时地产生高压电火花,汽油发动机设置了专门的点火装置,称为发动机点火系统。基本功用: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在气缸内适时、准确、可靠地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使发动机作功。点火系统的类型按其组成和产生高压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传统蓄电池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磁电机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基本要求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隙的电压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点火能量点火时刻应与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相适应点火系统的特点与汽车上其他电器设备一样,采用单线制连接即电源的一个电极用导线与各

2、用电设备相连,而电源的另一个电极则通过发动机机体、汽车车架和车身等金属构件与各用电设备相连,称为搭铁,其性质相当于一般电路中的接地。传统点火系统组成 与工作原理组成主要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电容器、断电器、配电器、火花塞、阻尼电阻和高压导线等组成。点火开关用来控制仪表电路、点火系统初级电路以及起动机继电器电路的开与闭。点火线圈组成:它主要由初级绕组、次级绕组、铁芯等组成。功用:用来将电源供给的12V、24V或6V的低压直流电转变为15~20kV的高压直流电。断电器组成:主要由断电器凸轮轴、断电器触点、断电器

3、活动触点臂等组成。断电器凸轮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并以同样的转速旋转,即发动机曲轴每转两周,断电器凸轮转一周。为了保证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内(曲轴转两周)各缸轮流点火一次,断电器凸轮的凸棱数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相等。配电器组成: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功用:用来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各缸的火花塞。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的高压电,经分电器盖上的中心电极、分火头、旁电极、高压导线分送到各缸火花塞。电容器安装在分电器壳上,与断电器触点并联。功用:1、用来减少断电器触点断开瞬间,在触点处所产生的电火花,以免触点烧蚀

4、,可延长触点的使用寿命。2、当触点断开时,加速初级电流的损失,增强次级电压。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由离心和真空两套点火提前装置组成,分别安装在断电器底板的下方和分电器的外壳上。功用: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火花塞组成:由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组成。安装位置:安装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功用:用来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引入燃烧室,点燃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电源由蓄电池和发电机构成,其标称电压一般为12V。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一端经点火开关与蓄电池相连,另一端经分电器壳上的接线柱接断电器的活动触点臂

5、,断电器固定触点经断电器底板和分电器壳体搭铁,触点弹簧作用于断电器活动触点臂上,使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保持闭合的均势。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点火线圈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在点火线圈内与初级绕组相连,另一端经高压导线接分电器盖的中心电极。当断电器触点闭合时,初级电流,低压电路或初级电路(点火线圈初级绕组200~300匝的粗导线)当断电器触点被凸轮顶开时,初级电路被切断,次级电压或次级电路(点火线圈次级绕组11000~23000匝,导线细,因此次级绕组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很高。点火时刻混合气燃烧有一定的速度,即从火花塞跳火到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6、完全燃烧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虽然这段时间很短,不过千分之几秒,但由于发动机的转速很高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曲轴动转过较大的角度。若恰好在活塞到达上止点时点火,混合气开始燃烧时,活塞已经开始向下运动,使气缸容积增大,燃烧压力降低,发动机功率下降。因此,应提前点火,即在活塞到达压缩行程上止点之前火花塞跳火,使燃烧室内的气体压力在活塞到达压缩行程上止点后10~12度时达到最大值。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即点火时曲轴的曲拐所在位置,与压缩行程终了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能使发动机获得最佳动力

7、性、经济性和最佳排放性能的点火提前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调整点火提前角的方法1、保持触点不动,即将断电器凸轮相对于分电器轴顺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凸轮提前将触点顶开;2、凸轮不动,使断电器触点相对于凸轮逆着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传统点火系和电子点火系的比较1、电子点火系中由点火控制器初级电路通断、传统点火系没有点火器2、电子点火系的分电器和传统点火系的分电器机构不同,3、电子点火系点火能量高,性能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