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57419
大小:35.4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1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4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含解析)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四)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魏晋时期,自然与名教之间的冲突愈加明显,道教学者葛洪认为:“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何独重仲尼而轻老氏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尊道贵儒质疑儒学的独尊地位B.道儒并重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C.道本儒末改造传统的道教思想D.援儒入道实现多元思想的融合A [从材料“何独重仲尼而轻老氏乎”可知,葛洪认为道教与儒家思想都是对统治有用的思想,不能独尊儒学,故A项正确;从材料“自然与名教之间的冲突愈加明
2、显”,可知魏晋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质疑,但儒道并重是葛洪的思想,不代表儒道并重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故B项错误;从材料“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可知没有体现道本儒末改造传统道教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儒学和道学都是有重要作用的思想,没有体现二者要进行多元融合,故D项错误。]2.(2018·蚌埠模拟)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两人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这说明两位思想家( )A.在对“理”的看法上观点迥异B.把“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C.
3、具有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特征D.对外部认识方法上大体一致B [根据材料“两人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得出在对“理”的看法上,两位思想家观点一致,都把“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故A项错误,B项正确;二程的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得出对外部认识方法不同,故D项错误。]3.(2018·天津高考)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
4、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B [题干中,“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实际上阐述了“民唯邦本”,故B项正确。A项不能阐释“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错误;题干未提及压制人性合乎天理,C项错误;朱熹的言论实际上是阐释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非新发展,D项错误。]4.(2019·哈尔滨六中月考)朱熹认为:“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表明( )A.儒学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C.
5、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B [朱熹认为日常行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认为日常行为是成为圣人的阶梯,这说明二者都注重人们的日常行为,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故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过度解读,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5.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齐治平”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C.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B [根据材料中“存理去欲”“格物致知”“成贤成圣”“修齐治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家的根
6、本出发点是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为封建统治服务,故B项正确。]6.(2019·湖南六校联考)在修养理论上,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思想,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王阳明的这一主张( )A.体现出一定的平等与叛逆萌芽B.有效提升了普通大众的个人修养C.解放了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D.被明清三大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A [王阳明主张“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体现了一定的平等思想,“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叛逆思想,故A项正确;在中国专制制度之下,王阳明在修养理论上的观点不可能做到普遍认同,故B项错误;在封建社会后期,理学占
7、据了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明清三大思想家是对整个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故D项错误。]7.(2019·石家庄模考)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知当时( )晚明时期社会简表名称地点描述讲学会无锡东林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匡社衡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吴江张溥、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