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ID:39734720

大小:313.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7-10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_第1页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_第2页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_第3页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_第4页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要点·疑点·考点课前热身能力·思维·方法延伸·拓展要点·疑点·考点一、连接体问题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之间通过轻绳、轻杆相连或直接接触一起运动的问题.二、整体法与隔离法1.当研究问题中涉及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通常把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分析.这叫隔离法.2.系统中各物体加速度相同时,我们可以把系统中的物体看做一个整体.然后分析整体受力,由F=ma求出整体加速度,再作进一步分析.这种方法叫整体法.3.解决连接体问题时,经常要把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起

2、来应用.课前热身1.如图3-4-1所示,静止的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它们的质量关系是mA<mB,用水平恒力拉A物体,使两物体向右运动,但不发生相对滑动,拉力的最大值为F1;改用水平恒力拉B物体,同样使两物体向右运动,但不发生相对滑动,拉力的最大值为F2,比较F1与F2的大小,正确的是()A.F1<F2B.F1=F2C.F1>F2D.无法比较大小图3-4-1A【例1】如图3-4-2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A=6kg,mB=2kg,A、B间动摩擦因数=0.2.A物上系

3、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N,水平向右拉细线,假设A、B之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细线不被拉断的情况下,下述中正确的是(g=10m/s2)()图3-4-2CDA.当拉力F<12N时,A静止不动B.当拉力F>12N时,A相对B滑动C.当拉力F=16N时,B受A摩擦力等于4ND.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例2.如图示,两物块质量为M和m,用绳连接后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块和斜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M运动,求中间绳子的张力.MmθFN1Mgf1Tmgf2N2T例2.如图示

4、,两物块质量为M和m,用绳连接后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块和斜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M运动,求中间绳子的张力.MmθF由牛顿运动定律,解:画出M和m的受力图如图示:N1Mgf1Tmgf2N2T对M有F-T-Mgsinθ-μMgcosθ=Ma(1)对m有T-mgsinθ-μmgcosθ=ma(2)∴a=F/(M+m)-gsinθ-μgcosθ(3)(3)代入(2)式得T=m(a+gsinθ+μgcosθ)=mF/(M+m)由上式可知:T的大小与运动情况无关T的大小与θ无关T的大小与μ无关★斜

5、面光滑,求绳的拉力?★斜面光滑,求弹簧的拉力?★斜面光滑,求物块间的弹力?★斜面光滑,求球与槽间的弹力?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A放在盒子B内,然后将容器放在倾角为a的斜面上,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小球对容器B的侧壁的压力最大的是()(A)小球A与容器B一起静止在斜面上;(B)小球A与容器B一起匀速下滑;(C)小球A与容器B一起以加速度a加速上滑;(D)小球A与容器B一起以加速度a减速下滑.CDMm★水平面光滑,M与m相互接触,M>m,第一次用水平力F向右推M,M与m间相互作用力为F1,第二次用水平力F向左

6、推m,M与m间相互作用力为F2,那麽F1与F2的关系如何★桌面光滑,求绳的拉力?12345F★求2对3的作用力练习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相同材料的m和M用轻绳连接,在M上施一水平力F(恒力)使两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物体间细绳拉力正确的说法是:()(A)水平面光滑时,绳拉力等于mF/(M+m);(B)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等于mF/(M+m);(C)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大于mF/(M+m);(D)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小于mF/(M+m)。MmF解:由上题结论:T的大小与μ无关,应选ABAB★如图所示

7、,质量为M的斜面放在水平面上,其上游质量为m的物块,各接触面均无摩擦,第一次将水平力F1加在m上,第二次将水平力F2加在M上,两次要求m与M不发生相对滑动,求F1与F2之比F1F2m:M能力·思维·方法【例2】如图3-4-3,物体M、m紧靠着置于动摩擦因数为的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现施一水平力F作用于M,M、m共同向上加速运动,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图3-4-3能力·思维·方法【解析】因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可以把它们当成一个整体(看做一个质点),其受力如图3-4-4所示,建立图示坐标系:

8、图3-4-4能力·思维·方法由∑Fy=0,有N1=(M+m)gcos+Fsin;①由∑Fx=(M+m)a,有Fcos-f1-(M+m)gsin=(M+m)a,②且f1=N1③要求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应把两物体隔离.能力·思维·方法对m受力分析如图3-4-5所示,图3-4-5能力·思维·方法由∑Fy=0得N2-mgcos=0④由∑Fx=ma得N-f2-m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