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老师是教室中的权威象征,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习惯用武断的、命令的口吻,单向的和学生说话。如果学生稍有不从或表现不令老师赞赏时,部分老师甚至使用情绪且恶毒的字眼羞辱学生,弄得师生关系冷漠,其实沟通是老师和学生双方都要学习的,惟有营造有效的师生沟通,才能进而达到和谐的班级气氛,才能使教室充满笑声,学生们乐于学习及获取更多宝贵知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交流沟通是师生和谐、和乐、心心相印之根本,如何与学生沟通,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重任。在此,我谈谈个人之浅见。一、理解和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教师与学
2、生因年龄差异,思维方式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的差异。师生之间存在隔阂的现象并不鲜见。产生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师生之间没有建立有效沟通的渠道。如果这种隔阂不加沟通,久而久之会变得越来越深。因此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推理和认知事物,顺势利导。沟通需要真正平等的“太空时间”,即创造没有任何干扰的沟通氛围和条件;为一名老师,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
3、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角色换位能解决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沟通难题。角色换位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要丢掉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管理者心态,能够多从被教育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关心被教育者,倾听被教育者的心声,即以朋友的心态与被教育者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二、爱心和关怀是沟通的关键教师做到理解和尊重学生还不够,要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4、。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创新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学生特有的心里和生理特征要求教师付与他们更多的关爱。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种伟大的爱,无私的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有种向心力,它能够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靠进老师,向老师敞开他们的心扉。师爱也渗透在平常的点滴小事中。如:学生感冒头痛,嘘寒问暖,送上药或送上一杯热茶,给学生整整头发,理理衣领,这些小事都会让学生感
5、动不已,从而对老师产生尊敬感激之情,进而把这种感激之情用在努力学习上。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因此,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主动模仿,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育活动受阻甚至中断,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三、鼓励和欣赏是沟通的保证花草树木大都向阳生长,人也一样,喜欢被赞美,被鼓励。老师若能真心诚意欣赏孩子的纯真、善良、可爱,必能找到很多值得赞
6、美的行为。若发现孩子有值得赞美的行为时,更要把握时机,不管用语言、肢体、眼神、动作、表情、评语,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例如:一个原本不怎么突出的孩子,老师若天天都真心诚意的对他说:“你上课满专心的,成绩应该会越来越进步才对。”适度的期许,会产生鼓舞振奋的力量,这也是希望孩子成功的有效方法之一。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
7、优点和闪光点,加以鼓励并表示欣赏之意。3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也没想到。”……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却能鼓舞学生斗志,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潜能。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四、面带微笑在人际关系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脸上常带三分笑,就能得到
8、学生的好感。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记得有一次,语文老师给我看了一篇班上学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