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02341
大小:1.2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09
《《行为主义理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的思想渊源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古典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1930)新行为主义(1930-1960)行为主义的发展史新行为主义的发展(第三代)行为主义的发展史代表人物赫尔(C.l.Hull,1884-1952)是美国第一代新行为主义的重要人物。他从逻辑实证主义出发,把人类的行为看成是能够还原为物理学术语的东西。他依据数学模型来建立行为体系,形成一种逻辑行为
2、主义的心理学方法论。代表作:《行为原理》(1943)、《行为要义》(1951)、《行为体系》(1952)。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哲学博士,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操作条件学习(或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和行为矫正术的开创者。被称为操作行为主义。代表作有:《有机体的行为》(1938)、《科学和人类行为》(1953)、《言语行为》(1957)等。代表人物约翰.华生(JohnB.Watson,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
3、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中国古代的学习理论(一)学习的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二)学习的心理条件志向要远大、注意要集中、兴趣要稳定、情感要热烈、意志要坚强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对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和塑造人性具有积极的意义,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过程论,并对志向、注意、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可以分为经典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新行
4、为主义学习理论(即操作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把外在的环境看作是刺激,把伴随而来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环境在个体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学习者能学到什么知识不是由学习者个体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所处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做出的相应反应。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条,它们分别是: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过程;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只涉及教学操纵和结果操作两个因素;结果操作
5、由教学操纵直接决定,学习的结果(或行为的持久变化)是由强化的历程所控制的。教师以及相应的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的外部刺激,它直接主导和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且有效地预测学生的学习结果。为此,研究者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探讨了教师的提问与反馈方式、讲解的清晰性、课堂管理行为、提问后的停顿时间长短等各种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行为主义案例五年级数学吴老师给全班学生布置了一个数学家庭作业,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编应用题并解题。上课的时候,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编的题目。她第一个叫小东上讲台说,小东大胆地上讲台介绍自己编的数
6、学题,并向全班同学演示他解题的过程。当小东在台上讲的时候,另一名学生小王一直在和其他同学讲话,破坏班级秩序。吴老师已经警告过他了,这次小王又不听话。吴老师不允许他打扰小东的讲话,让他到楼道里站着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小东介绍完数学题,给其他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吴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上台介绍时,很多学生都举手了。接下来,吴老师让一个擅长数学的学生童童讲自己编的题目,以及解题的过程。童童满脸通红地站起来,当走到讲台边时,全身都在发抖。童童站了好几秒钟才开始说话。但是他太紧张了,根本讲不下去。童童是一个害羞的孩子。吴老师知道童童经常在很多人面前不敢张口。
7、但是吴老师想,童童的数学学得不错,他应该能够讲清楚他的题目。但吴老师错了,童童最终还是很窘迫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且其他同学也变得不敢上前说了。吴老师决定帮助童童恢复自尊。她让童童在自己的座位上回答问题。后来她问了童童设计的数学题是什么,童童用非常小的声音回答了。吴老师说:“非常好,童童!那你是怎么解这个题的?”童童受到了老师的鼓励,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胆子也变大了,接着把自己解题的过程完整地向同学们演示出来了。童童讲的过程中,吴老师发现站在走道里的小王一直贴着后面的窗户认真听课,就在童童讲完后让他回到了教室。案例解说在这个案例中,吴老师看到童童的“反
8、应”,鼓励(即“刺激”)她说出自己编的题目及解答方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吴老师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