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十五章抗结核及抗麻风病药第一节抗结核病药1分类:1、第一线: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价廉,适用于初治首选药2、第二线: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抑菌效力差,毒性大,价贵,供第一线耐药时用2一.各类抗结核药:异烟肼[抗菌谱]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对结核杆菌的杀菌作用,繁殖>静止[作用原理]抑制分枝菌酸的合成[体内过程]吸收快而完全,吸收后分布全身体液和组织,穿透力强,可透入关节腔,胸、腹水,干酪化,纤维化病灶,易入细胞内.肝代谢为乙酰异烟肼,乙酰化速度分快、慢型.3[抗药性]最易产生[临床应用]各
2、型结核,常与其它第一线药联合使用[不良反应]1.外周神经炎:四肢麻木,烧灼感,键反射迟钝机理:与维生素B6竞争酶系或结合成腙由尿排出→维生素B6下降.2.CNS:兴奋、精神失常、共济失调,因维生素B6减少,使r-氨基丁酸生成减少.3.肝损害:GPT上升4利福平[抗菌谱]结核杆菌,革兰氏阳性、阴性球菌(金葡菌、麻风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病毒(沙眼衣原体)。[作用原理]抑制转录酶,阻止mRNA合成(依赖DNA的RNA多聚酶)5[体内过程]吸收快而完全,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结核空洞、痰液及胎
3、儿。肝内代谢,可诱导肝药酶,主要从胆汁排泄,形成肠肝循环.[抗药性]易产生[临床应用]各型结核及重症者,麻风病、抗金葡菌感染.6[不良反应]1.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2.肝损害:肝大、黄疸3.过敏:药热、皮疹、血小板减少4.可激活肝药酶,加速皮质素、雌激素破坏注:利福定抗菌谱相似于利福平,但强三倍7链霉素[抗菌谱]抑菌作用:<异烟肼、利福平[作用原理]抑制蛋白质合成[体内过程]穿透力弱,不易透入纤维化、干酪化及厚壁空洞,对巨噬细胞内细菌作用差8[抗药性]易产生[临床应用]结核急性期,浸润型结核[不良反应]耳毒性,过敏,急性
4、毒性9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特点:口服吸收迅速;酸性环境中作用增强,能在细胞内有效杀死结核杆菌;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大量应用有肝毒性,联合用药参与短程疗法,不良反应明显减少。10对氨水杨酸钠[抗菌谱]抑菌弱[作用原理]与PABA竞争拮抗而阻碍叶酸合成[体内过程]穿透力弱,不易透入脑脊液及细胞内,肝代谢为乙酰化与异烟肼竞争乙酰化酶,使游离异烟肼增加[抗药性]不易产生11[临床应用]不单独使用常合用[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肾刺激:结晶尿,蛋白尿3.过敏:皮疹,药热4.抑制凝血酶原生成注:吡嗪酰胺机理同PAS
5、,易耐药12五种药物的比较药物抗菌谱抗菌力穿透力耐药性不良反应异烟肼结核杆菌强++++强易外周神经炎(Vit.B6防治)肝损害利福平G-G+菌强+++强较易肝损害结核杆菌(与异烟肼合用易)链霉素G-G+菌较强++弱易(略)结核杆菌乙胺结核杆菌较强+++强较慢视神经炎丁醇PAS结核杆菌弱+弱不易多胃肠道反应等13二、抗结核药用药原则141.早期用药:1)早期主要是渗出反应,组织破坏少,可恢复性大;2)病灶供血丰富,药物易透入细胞;3)细菌生长繁殖旺盛,代谢活跃,对药物敏感。152.联合用药1)抗菌机制不同,互相补充,增强疗效
6、;2)减少药量,减少毒性;3)防止和延迟抗药性发生;原则:异烟肼+1,2或3种异+利(最好),异+链,异+PAS空洞型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常三联或四联163.坚持长期和规律性用药药物对生长繁殖期细菌敏感,对静止期不敏感,而结核杆菌可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故需长期规律给药,使全部细菌在生长期时受药物和机体抵抗力的抑制和消灭;主要是增高疗效,防止复发。17分二期治疗:(1)开始治疗阶段:(3-6月)选用较强的药物:不间断地联合用药.目的:尽快控制症状,消灭痰菌,稳定病变(2)巩固治疗阶段:(1-1.5年)继续联合用药或
7、单用异烟肼目的:巩固疗效,避免复发,防止恶化.而空洞型,干酪性肺炎,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不应少于2-3年184.短程疗法利福平(利福定)异烟肼为基础,加用链霉素,乙胺丁醇或吡嗪酰胺(6月)优点:痰菌转阴快,复发率与副作用低5.间歇疗法:每隔几日用药一次2-3次/周每次用药量加大,优点:疗效相似,减少毒性196.化疗失败原因:(1)不规则或不充分治疗.(2)单用一药或中断治疗(毒性、过敏)(3)开始治疗阶段剂量不足(4)细菌产生耐药性20耐药结核杆菌应该如何治疗?可以联合用药减低耐药: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
8、醇、吡嗪酰胺四联化疗二个月,再用异烟肼和利福平治疗四个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