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ID:39666805

大小:401.00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7-08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_第1页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_第2页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_第3页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_第4页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1、电化教育名称的产生20世纪20~40年代,在新兴资产阶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批怀着“教育救国”理想的有识之士纷纷远渡重洋寻找救国救民之良方。他们开始接触到当时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教学中使用的幻灯、无声电影、广播,认为这些手段形象直观,特别适合于当时文化素质普遍很低,甚至是文盲的广大国民的教育,因而积极引进到中国,为当时的国民教育运动服务。1919年开始有人运用幻灯进行教学,这是我国电化教育起步的标志。电化教育一词,是本世纪3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究其来源,大致有三种

2、说法:一是陈友松和戴公亮的说法,即1936年他们看到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署出版的《学校生活》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把西方国家已经崛起的视听教育统称为ElectrifyingEducation,认为可将它译作电化教育。但视听教育所包含的媒体或资源并不都与电有关,于是建议从视听教育手段中选取效果较好,需要用电的四种媒体,即幻灯、电影、播音、电视归作一类,并将采取这类媒体进行的教育活动称为电化教育。当时的电化教育专门指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电化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先在社会教育中、后在学校教育中应用。由于当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

3、,电化教育未能广泛地开展起来,但是,它代表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开端。80年代,我国关于电化 教育定义的几种说法:(1)1983年的定义:“电化教育,简单的说,就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萧树滋,1983)。(2)1985年的定义:“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南国农,1985)萧树滋与南国农萧树滋(河北磁县人,1914年7月出生,2002年1月9日逝世)家境贫寒,几次辍学,连免交学费都上不了学,1930年好心的校长陈近礼解囊相助,河北邢台师范学

4、校。萧先生1943年毕业于西北联大教育系为人正直,抓住机遇.1945年任教重庆第二中学进修班,该校长欺上瞒下,虚报师生名额,贪污公款,生活腐化.冯玉祥上书三条意见:党棍、清廉,懂教育爱国1947年4月至1949年3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获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排除在美留居的各种诱惑和阻挠,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几十年来萧先生素以认真对事、诚恳待人、忠实厚道、平易近人深受人们爱戴,他在教育战线上几十年如一日,刻苦勤劳,兢兢业业,在我国电教研究和普及工作以及培养高层次电教人才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热爱锻炼一生中“十个第一”占

5、熬头1、第一个被公派出国学习教育技术,攻读硕士学位;2、第一个获电教硕士学位,回国建设新中国,参加“开国大典”的电教人员;3、第一个出任新中国中央电教领导机构的官员(萧先生为负责人之一),并制作了第一批科普幻灯机;4、第一个建议高校开设“电化教育课”和在高校开设“电化教育课”;5、第一个提出“电化教育”的定义和概念(新中国成立后);6、第一个编写出版电化教育课教材;7、第一个敢于在全国性权威报纸《人民日报》上争鸣有关电化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问题,使我国电教事业得以继续发展;8、第一个出版电化教育专著;9、第一个获得电教(教育技术学

6、)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办学者;10、第一个终身从事电教事业并为电教事业奋斗终生的人。南国农教授,男,生于1920年9月16日,江西清江人。富商家庭,木材商和药材商从小多才,领导和文艺才能,活动能力强、文才和口才非常好。我国著名爱国剧作家洪深先生教育部部长秘书他更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作为座右铭。他立志要在一生中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实现救国理想的职责,向陶行知先生学习,争取做一个有胆量创造、有胆量开辟的教育家而奋斗终生。出国前已有家室子女,夫

7、人范春晕女士才貌双全,二人感情甚深,原也在教育部工作,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逃迁台湾,范春晕的家庭也去了台湾,南国农的思想进步,爱国心强,他夫人是熟知的,所以范春晕没有去台湾而是移居香港,当南国农决心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准备在香港携带爱妻一起回归大陆之际,可是她哥哥极力要将南国农拉去台湾,关键时刻,范家里骗她说哥哥重病要她到台湾,但她到台后不再放她回香港。当南国农从美抵香港时,到港口迎接他的不是娇妻,而是他的知心朋友原中山大学教授香港著名电影导演胡春冰夫妇,他们受托转告要南国农不要到大陆,一定要他去台湾,这是一场争夺人才之战,当然南国农

8、如去台湾,凭着他爱人哥的地位,经济条件和社会背景,他的名利地位顺理成章,举手可得.可是南国农对国民党政府早已深恶痛绝,他已看到中国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他的事业在大陆,在亿万祖国人民之中,他在爱情、家庭与事业、政治前途的激烈冲突面前,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