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62799
大小:82.3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8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利用旋转的方法解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利用旋转解题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利用旋转的辅助线方法解决有关比较分散的条件背景下的几何问题;2、通过类比分析学会总结得出能使用旋转辅助线方法的常见背景,及旋转的基本方法;3、通过对通性通法的总结分析学会解决各种变化情形下的灵活运用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数学思维分析能力。学习重点:学会利用旋转的方法解决有关几何问题学习难点:如何作出旋转的辅助线将分散的条件及结论集中学习过程:初中数学几何变换包括平移、旋转、轴对称(翻折)。这些变换的方法改变了图形的位置,但是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常利用这个这个特点通过这些变换方法将一些分散的线段、角的集中到一起,从
2、而解决一些难以解决的几何问题。下面就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对旋转的解题方法进行一个简单总结和归纳,希望能让同学们对旋转的解题方法能够更好地掌握。一、旋转解题常见背景及方法(一)等边三角形背景例1: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OA=3,OB=4,OC=5,试证明:∠AOB=150°.分析:条件与结论似乎相差甚远,且条件分散不好用,但三个数据使我们想到勾股数,若能将此三条线段集中到一个三角形就好了,考虑到等边三角形的条件,有相等的线段,可考虑旋转的方法,将△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的△BDA,则易得△ADO为等边三角形,问题解决。小结:有等边三角形则有相等的
3、线段,为旋转后能重合的线段提供了条件,再加上等边三角形60°的角,为旋转后再次出现等边三角形提供了条件,使得题目所有条件迅速贯通,问题轻松解决。还可尝试其他旋转办法进一步体验利用相等线段可以重合来构造旋转解决问题。(二)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例2: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为直角顶点.(1)操作并观察:将三角尺45°角的顶点与点C重合,使这个角落在∠ACB的内部,两边分别与斜边AB交于点E、F,然后将这个角绕着点C在∠ACB内部旋转,观察点E、F的位置发生变化时,AE、EF、FB中最大线段是否始终是EF?(2)线段AE、EF、BF能组成以EF为斜边的直角三角
4、形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分析:从结论猜想可以将这三条线段集中到一个三角形中,证明其是直角三角形则问题全部解决,考虑到条件等腰直角三角形中AC=BC,∠ACB=90°,具备了旋转的条件,可将△CBF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CAM,再连ME,三条线段全部集中到了△MAE中,证出∠MAE=90°即可。小结: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有相等的线段,也是利用旋转来解题的常见背景,利用相等线段所在的三角形旋转变换将分散的线段、角集中起来使条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解决问题。ABNMCD(三)正方形背景例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M,N分别为BC,DC边上的点,且满足∠MAN=45°,
5、连接MN,求证:DN+BM=MN.分析:要证明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可以考虑截长补短的方法,本题中有正方形的条件,有相等的线段,结合起来可以考虑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ADE,再证明△AMN≌△AEN即可(要注意证明E、D、N三点共线)。小结:正方形中有相等的线段,也是利用旋转方法的常见背景。本题利用旋转的方法达到了补短的效果。图24②①②例4: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连PA、PB、PC.(1)如图①所示,若PA=2,PB=4,∠APB=135°,求PC的长.(提示:将△PAB绕点B顺针旋转90°到△P′CB的位置)(2)如图②,若
6、PA2+PC2=2PB2,请说明点P必在对角线AC上.分析:(1)PA、PB、PC三条线段看起来不太好联系上,但是想到在正方形的条件下容易利用旋转将分散的线段集中,可以考虑将三条线段中的一条所在的三角形进行旋转,如将△PAB绕点B顺针旋转90°到△P′CB的位置,再连PP′,易得△P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求得PP′的长,再得∠PP′C=90°,在△PP′C中勾股定理求得PC=6.(2)用与(1)一样的方法即可解决。证明∠APC=180°就可以了。小结:正方形背景也是利用旋转解题的常见情形,抓住正方形中相等的边,把分散的线段所在的三角形进行旋转从而将它们
7、集中到一起,再运用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解决问题。二、旋转操作类综合题中解题方法(一)旋转操作中如何充分利用旋转得到的条件例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2,0),点B(0,2),点E,点F分别为OA,OB的中点.若正方形OEDF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正方形OE′D′F′,记旋转角为α.(Ⅰ)如图①,当α=90°时,求AE′,BF′的长;(Ⅱ)如图②,当α=135°时,求证AE′=BF′,且AE′⊥BF′;(Ⅲ)若直线AE′与直线BF′相交于点P,求点P的纵坐标的最大值(直接写出结果即可).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E′,BF′的长.(2)
8、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