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与感官》PPT课件

《神经系统与感官》PPT课件

ID:39649479

大小:972.10 K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7-08

《神经系统与感官》PPT课件_第1页
《神经系统与感官》PPT课件_第2页
《神经系统与感官》PPT课件_第3页
《神经系统与感官》PPT课件_第4页
《神经系统与感官》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与感官》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章神经系统与感官内容提要:一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规律二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三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四感觉分析功能五脑的高级功能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规律主要内容:一神经系统的构成二中枢联系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四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五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活动六条件反射返回章目录一神经系统的构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CNS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neuron)。而神经元之间的机能联系则是突触。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形态和生理机能完全不同。神经元

2、:接受刺激、传递和整合信息。神经胶质: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1神经元的结构典型的神经元包括三部分:树突、胞体和轴突。其中,树突可以将冲动传送到细胞体,胞体则可接受传来的冲动,并能产生兴奋,进而将冲动传到轴突。轴突(神经纤维)则可将冲动传到他处。2神经胶质不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分布于神经元周围。功能:(1)支持作用(2)隔离绝缘作用,高电阻防止神经冲动时电流扩散(3)摄取化学递质(4)分泌功能(5)修复与再生(6)神经系统的发育(7)营养作用返回节目录二中枢联系(一)突触联系和类型1概念狭义的概念

3、:是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接触部位。广义的概念: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肌细胞或腺体细胞之间的、有特殊结构的接触部位都称为突触。化学性突触2突触的类型按接触形式,突触可以分为轴突-胞体型、轴突-树突型、轴突-轴突型、树突-树突型等类型,以前两者为最常见。实际上,两个神经元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彼此形成突触。按神经元的作用机制,可将神经元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电突触(二)神经元的联系任何机体兴奋传导的通路都是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的。中枢联系是由大量中间神经元建立的突触联系。突触联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4、,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1辐散式联系一个神经元轴突可通过其末梢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此种联系就称为辐散式联系。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这种联系,可以把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同时传达到许多其它神经元,从而扩大影响。通常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与其它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2聚合式联系许多神经元都通过轴突末梢共同与一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这种联系就称为聚合式联系。由于许多神经元的末梢会聚在一个神经元上,有的施以兴奋性的影响,有的施以抑制性的影响,从而使得兴奋和抑制活动在神经元上发生总和,使中枢神经系

5、统得以实现其整合功能。通常传出神经元与其它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时,以聚合方式为主。3链锁状联系联系和环式联系兴奋通过中间神经元的链锁状联系,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加强或者扩大其作用范围;兴奋通过神经元的环状联系,则由于这些神经元的性质不同,而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如果环式结构中各个突触的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冲动经过环式传递后,在时间上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这是一种正反馈作用。比如某种反射活动往往会在刺激停止后仍持续一段时间,生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后放(afterdischarge)。如果环式结构内存在抑制性

6、中间神经元,并同其返回联系的胞体形成抑制性突触,则冲动经过环式传递后,将减弱或终止,这是一种负反馈作用。例如血压调节的减压反射,即属于负反馈。由于这些复杂的中枢联系,所以中枢内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上、时间上以及强度上都得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使反射活动得到精确地起到调节作用。返回节目录三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抑制过程(一)中枢的抑制现象谢切诺夫(1862)将食盐结晶置于蛙的间脑部位,观察到蛙的屈肌反射时明显延长,这是由于间脑部位受到食盐刺激而兴奋时,对脊髓的屈肌反射中枢发生了抑制作用,即高级中枢的兴奋能抑

7、制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这一现象称为“谢切诺夫抑制”。由此提出了中枢抑制的概念。现在认为任何反射活动中中枢既有兴奋活动也有抑制活动,抑制是兴奋的对立面,兴奋和抑制都是主动过程。(二)交互抑制正常反射的完成,不仅由沿着一定反射弧传播的兴奋组成,而且同时还有另一反射弧的抑制过程所保证,从而协调完成某一生理效应。如伸肌和屈肌反射。(三)抑制的产生根据抑制产生的部位分为:突触前抑制:在轴突前的轴突末梢发生抑制的因素。突触后抑制:对突触后膜的直接抑制。1突触前抑制:指某种生理机制减少了兴奋性突触的递质释放,使得神

8、经冲动传至该突触时,不容易甚至不能引起突触后的神经元兴奋因而呈现抑制性的效应。这时突触后膜兴奋性没有改变,也不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与突触后抑制不同,表现在不直接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和兴奋性,而是通过与突触前神经元的终末形成抑制性突触,进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和兴奋性。机理:触突a受到轴突b的抑制,当冲动传至触突a时,触突a末梢释放的递质量减少,神经元c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幅度大大减少,则神经元不容易甚至不能发生兴奋,因而呈现抑制性的效因而呈现抑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