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新课改中的教师创新意识

浅议高中新课改中的教师创新意识

ID:39642037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8

浅议高中新课改中的教师创新意识_第1页
浅议高中新课改中的教师创新意识_第2页
浅议高中新课改中的教师创新意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高中新课改中的教师创新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议高中新课改中的教师创新意识高中新课改从理念到内容,从课程设计到课程的实施,都与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大相径庭,突出强调了对政治教师创新能力的要求。纵观时代要求和学科特点,我认为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队伍,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比较自然地、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创造的灵感。  一、教师自身要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和源泉,在创新学习中,一个学生能否提出创新问题,关键是教师是否有了创新意识的设局。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还是像原来一样只要求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单纯地应付考试,而不从

2、整体上要求学生去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那么贯彻《新课标》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要使《新课标》真正成为当代政治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标准,教师自身要努力培养创新意识。  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学习、多思考、多积累。简单地说,多学习指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平时要多向优秀教师请教,克服存在的缺点,使自己的知识体系跟上时代的要求;多思考指教师要不断地理解和领会课程的要求,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多积累指教师要学会积累知识、积累方法、积累经验,通过潜力的挖掘最终具备

3、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旦教师具备了创新能力,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会使教学任务在教师预设的创新情境中较好地完成。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是教师贯彻自身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每一个带有创造性的设计,都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对于一个具备一定创新意识的教师来说,时时都要观察学生对教学的反映,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突闪的灵感,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应用能力  政治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涉及政治。适宜的情境一般总是跟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教师从政治在实际生活中

4、应用入手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授股票时,我只是用了十分钟时间简要介绍了一下股票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作用等。就给每个学生10000元资金(虚拟),让他们自己投入股市。有了这个虚拟资金,同学们情绪高涨,周末上证券交易所,弄清了如何开户等炒股基本步骤;有的同学家长是股民,就向家长讨教;还有上网寻找

5、相关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召开了股民经验交流会。这一堂课,看似开了“无轨电车”,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关联不大,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中所没有的更多的东西。难道这不就是我们教育目的之所在吗?  (二)师生互动,让学生感受“主体性”的魅力  传统的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新课标》的要求格格不入。传统的教学活动,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标》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用能力。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

6、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师在新课程中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