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流转长效机制

山地流转长效机制

ID:39640315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8

山地流转长效机制_第1页
山地流转长效机制_第2页
山地流转长效机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山地流转长效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立山地流转长效机制之我见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山林权属得到进一步明晰,社会参与林业建设投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合理利用山地资源,实现山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山地经营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山地流转,建立山地流转长效机制势在必行。比如,芦溪村位于龙口镇的东北部,现有农业人口2100多人,耕地面积1000多亩,山地面积6000多亩,属典型的丘陵山区村。虽然该村山地面积相对较大,但基本都长着马尾松,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依托山区优势,把山地流转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山地流转

2、,发展特色农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建立山地流转的长效机制,使山地流转工作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相适应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笔者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坚持原则,明确范围山地流转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流转双方应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并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镇林业管理机构进行登记备案。林地流转期限不能超过承包期的

3、剩余期限,即不超过2055年。流转的条件、方式、价格等由流转双方按有关程序规范操作。始终把尊重民愿放在第一位,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从严把握政策,切实做到“三个不”,即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不截留挪用流转资金。将山地流转程序设定在先,公之于众,在监督下公开进行。山地流转的重点是尚未开发或开发利用不充分或效益差的山地,包括乡村集体林场、集体山和责任山等;对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公益林暂不流转。一、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各乡镇、村根据各自实际,采取股份合作、承包经营

4、、拍卖租赁、转让、反租倒包等不同的流转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山地流转。对农民在集体统管山上开发的经济林、用材林等,采取划定范围、上山估产、投票定价、优先承包的方法,进行流转;对开发程度低、经营不善的承包林地,由村向承包单位或个人租赁,并支付一定的补偿费,再由村重新发包或租赁;对尚未开发利用或开发利用程度低的集体所有的荒山、疏林、残次林、低产林进行一次性拍卖或租赁。二、严格管理,规范程序。编制林地招标投标工作程序、林木资产评估程序、山地使用权转让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一是规范流转程序,及时办理

5、权属变更登记手续,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坚决防止出现乱砍滥伐、改变林地用途、改变公益林性质和集体资产流失等现象。二是依法签订合同,及时办理林地权属合同变更、解除、重订以及合同签订手续,建立流转合同档案,妥善调解和处理山地流转纠纷。三是加强流转资金管理,将山地使用权转让金全部纳入集体资产管理的范围,定期公布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三、强化领导,政策扶持政府要督促各级部门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制定优惠政策奖励扶持经营承包大户。县级林业部门搞好山地流转的政策研究、方案制定、业务指导及纠纷调处等工作,努力化

6、解山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乡镇林业管理部门负责山地流转政策宣传、供求登记、发布信息、项目推进、中介协调、合同签证、追踪服务和纠纷调处;村级负责提供山地流转的信息,协调流转双方的利益,督促依法签订流转合同,调解流转纠纷,并及时向乡镇林业管理部门提供动态情况。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继续完善以下措施:一是完善流转服务组织。积极筹建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切实承担起日常林权登记、变更、林权证发放,以及承包合同、流转交易、评估监管、抵押登记等管理职责,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构建融

7、资信用平台。积极促成相关金融机构与林业发展的对接与合作,共同构建林业融资信用平台,兴办多种形式的林业中介机构,探索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担保、保险等林业投融资改革,提高林业经营服务水平。三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引导广大林农以联合经营、委托经营、合作林场等形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和发展一批新型的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林农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以资金、技术为纽带,通过“企业+基地或协会+农户”、“订单林业”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提高森林资源规模经营和林农的收益水平。四是提

8、升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林业科技支撑能力,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山、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确保流转后期效应,促进山地升值。龙口镇芦溪村“三送”活动工作组2011年3月25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