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1)

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1)

ID:39637689

大小:4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8

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1)_第1页
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1)_第2页
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1)_第3页
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1)_第4页
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1)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利己/利他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1.利他主义,利己主义简介利他主义(altruism)或利他行为(altruisticbehavior):是指那些靠牺牲自身生存和生殖而增加其他个体生存机会和生殖成功率的行为。有些是表现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基因型层次上的利他;有些是彻底的利他行为,即表现型和基因型均是利他的。利他主义是伦理学的一种学说。一般泛指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的原则。19世纪法国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孔德首先把这个概念引进道德理论,并以它作为他的伦理学体系的基础。以后又为英国的斯宾塞等所采

2、用。孔德认为,人类既有利己的冲动,又有利他的冲动。所谓道德,就是使前者从属于后者。又说,利他又必然以利己为基础。利他主义,只局限于超阶级的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回避了道德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没有也不可能规定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因此,利他主义实质上仍然是从利己主义出发的资产阶级道德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已经包含并远远超过了利他主义的道德内涵,因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再使用利他主义的概念。利己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利己主义一词源

3、于拉丁语ego,意为“我”。利己主义思想产生于私有制社会,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先秦时期(前21世纪~前221年)的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主张,是古代利己主义思利己主义想的典型。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利己主义被发展成为一种系统完整的道德学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T.霍布斯、B.孟德维尔、C.A.爱尔维修等人,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把几千年来剥削阶级信奉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德观念,看作是人的不变的利己本性,并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2.利己主义,利他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关系利他主义包括仁爱利他主义和利己利他主义,8仁爱的

4、利他主义和利己的利他主义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道德原则,它们强调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利益的和谐一致,人和人之间的普遍同情和相爱,掩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对立,否定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利他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在现实生活中,起着美化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掩饰资产阶级损人利己本性的作用。它表面上与利己主义相对立,实质是利己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隐蔽的个人主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反对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利他或利己,而致力于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之所以对立的物质根源,并指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

5、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才是消灭这种对立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共产主义道德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提倡大公无私的牺牲精神,并不是从抽象的人的利他心或仁爱的原则中引申出来的,而基于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基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运动实践,是集体主义的具体体现。利己主义是一种公开形式的个人主义,它曾经被资产阶级作为反对封建道德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思想武器,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其目的在于使资产阶级损人利己的剥削本性合理化,使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合法化。在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之后,特别是在现代资本主义

6、社会,利己主义的主要作用在于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总之,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市场鼓励甚至必然导致利己主义,并使得利他主义行为很难产生甚至不可能产生。市场辩护士回答说,虽然市场促使个人按利己主义方式行事,但是这种利己主义行为会使机遇增加到最大限制,使每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虽然从动机角度而言,市场鼓励利己主义,但是它却产生不带偏见的利他主义者认为是最好的结果。相反,社会主义理想要求个人怀有利他主义动机,却产生出从利他主义观点来看不受欢迎的结果:社会主义所要求的自我牺牲行多,个人实际上做不到,结果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7、和欲望。而且,市场支持者论证说,与利他主义有关的美德,如慷慨大方和乐善好施,只有出于人们的自愿,在牺牲人们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去实施,才算得上美德。社会主义使利他主义成为规定的行为方式,剥夺人们的私有p界莱显示这种美德,因此它与这种美德是不相容的。3.社会主义应处理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关系81949年来,所谓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被人为地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观念将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之上,主张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需要。像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冲突的文明成果,长期只有极小的学术圈子内才有所知晓,这可能是中国的公众舆

8、论难以全面客观地对待利己主义的主要原因。他认为,个人从自私自利出发做出的种种努力,最后增进了社会公益的总体提高,个人越是为实现自己愿望努力得多,社会从他的行为中间接得利也越多,这,就是亚当.斯密的利己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自由竞争的市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