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评价中国的人口政策郑杭峰

结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评价中国的人口政策郑杭峰

ID:39628842

大小:268.3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07

结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评价中国的人口政策郑杭峰_第1页
结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评价中国的人口政策郑杭峰_第2页
结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评价中国的人口政策郑杭峰_第3页
结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评价中国的人口政策郑杭峰_第4页
结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评价中国的人口政策郑杭峰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评价中国的人口政策郑杭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评价中国的人口政策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源于前人的思想。它在客观上提醒了人们注意人口与生活资料比例协调,防止人口的过速增长,从而成为现代理论的开端。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在经济学上也被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说,也是当今人类被关注的焦点,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马尔萨斯永远是超前的。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是以议论人具有食欲和性欲这两个“本性”开始的。其主要内容可以用“两个前提、三个定理”来概括。两个前提一,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保持现状。从这两个“人类本性的固定法则”出发,可以得出一

2、个最基本的经济比例:食物或生活资料的增长与人口的增殖之间的关系。马尔萨斯说,人口的增殖比生活资料增长的要快,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活资料则只按算术级数增长。但是,马尔萨斯并不认为这两个级数就是人口规律的反映,他提出,保持两个级数平衡的唯一出路就是抑制人口的增长。他把所谓支配人类命运的永恒的人口自然法则,归纳成以下三个定理。三个定理:第一点,人口的制约原理,说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必然存在某种正常的比例,即“人口的增长,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第二点,人口的增殖原理,即“生活资料增加,人口也常随着增加”;第三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核心

3、,称之为人口的均衡原理,即“占优势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得以与生活资料保持平衡”。这个原理与前两个原理是紧密相连的,它说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最终将实现均衡,但是这种均衡不是自然实现的,而是种种“抑制”的产物。马尔萨斯认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因为空间和滋养物的缺乏会受到抑制,人类的生长繁衍则会因为食物的缺乏而受到抑制。但是人类的抑制分为预防抑制和积极抑制两种。预防抑制主要是道德的抑制,即考虑到无力负担家庭而不结婚或者推迟结婚(马尔萨斯反对堕胎和避孕)。起决定性作用的只要是积极抑制,即战争、瘟疫、繁重劳动、贫困、饥荒等等

4、,灾难会缩短生命,恢复被破坏的平衡。他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灾难都是人口与生活资料均衡过程中的产物,人类的发展也必然与灾难始终相伴。因此,马尔萨斯也被视为对人类社会前景极度悲观的人口学家。从人口原理出发,马尔萨斯还做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推论:第一,平等制度不可能实现。他抨击社会改良派建立平等制度的主张,认为这种制度既是不理想的,又是不现实的,理由是:平等状态不适应于刺激人类努力上进,难以克服人类好逸恶劳的恶习;因为人口增长总是快于消费资料的增长,经过一段时间一部分人必然要丧失生活资料,平等即被打破了。他认为不平等的制度才符合自然法则,才能最好的发挥

5、人的能力和智慧,最有利于人类品德的锻炼和改进。第二,济贫法的作用适得其反。马尔萨斯认为,贫民是贫困的原因,摆脱贫苦的唯一方法是让大自然发挥“抑制”的作用,强制地实现人口与事物的平衡。1834年,英国政府根据马尔萨斯的思想撤销了1601年以来的旧济贫法,并制定了一项新济贫法,新济贫法规定:取消一切对穷人的金钱和实物救济,让贫民到习艺所进行沉重的劳动。所得出的结论过去发生的事情将来还可能发生;人口的增长会受到贫困或其他困苦因素的遏制,除非我们以资源节制的方式,并且要过道德清白的生活,力戒早婚。200多年前的理论在今天还是超前的,仍有指导作用。计

6、划生育仍是当今中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中的马尔萨斯理论的应用1969年中国人口突破了8亿。从60年代开始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中国政府曾号召计划生育,提倡使用避孕药具。但是由于对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仍不够深刻,政府没有制定明确的人口政策,因此计划生育没有能够在全国有效地推行。从70年代初开始,中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决定在全国城乡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并将人口发展计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总结建国

7、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考虑中国国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揭示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邓小平在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上主要的贡献是,把人口问题放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考察和处理,明确提出中国的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重大政策。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中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作了明确规定,确立了计划生育工作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1995年2月15日

8、,中国总人口已达到12亿。近几年来,每年的出生人数都在2100万左右,每年净增人口1400万左右。如此庞大的人口总量和年人口增长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底子薄、耕地少、经济文化水平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