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精品课程》PPT课件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PPT课件

ID:39598172

大小:346.1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07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PPT课件_第1页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PPT课件_第2页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PPT课件_第3页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PPT课件_第4页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较文学精品课程主讲人:张建华比较文学精品课程第一章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第二章比较文学的性质、范围和意义第三章比较文学的现状第四章中西文学的相互交往与融合第五章译介学第六章主题学第七章形象学第八章类型学第九章跨学科研究理论第十章比较诗学第十一章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第十二章中西小说比较研究第十三章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第十四章跨学科比较研究目录第一章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第二节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第三节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第四节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第五节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第六节文

2、学的跨学科研究章节目录一、什么是文化转型时期所谓文化转型时期,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短裂,同时又进行急剧的重组与更新。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时期,五四时期。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国壁画魏晋南北朝五四时期的中国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二、文化发展的规律与特征“认同”与“变异”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认同:认同,巩固主流文化。如: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定于一尊。变异:批判和扬弃,形成文化转型期。如:“超女”现象。[英国]波奈斯库说:“用比较法来获得知识或交流知识,这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和思维本身的

3、历史一样悠久。”三、文化外求的三种模式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1、外求于他种文化。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借助,汉唐对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的汲取。2、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俗文化、亚文化、反文化)词、曲、白话小说受俗文化的影响。3、外求于其它学科弗洛伊德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对文学观念的刷新。四、文化转型时期的社会背景: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1、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变。2、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3、人类思维方式的新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视野。五、现象学范式与逻辑

4、学范式的区别: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是当代人所阐释的历史。如:赵树里的《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结婚》剧照《小二黑结婚》电影海报五、现象学范式与逻辑学范式的区别: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现象学将人们的思维模式解构了:1、现象——本质2、偶然——必然3、历史——事件事件的历史与叙述的历史受制于叙述阐释研究主体。4、能指——所指5、中心——边缘五、现象学范式与逻辑学范式的区别:第一节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逻辑学范式:叙述模式:对现象学范式的总体评价:浓缩抽象→简略模式→绝对精神“生→起点→死→神化”(大文

5、本,大叙述)优点与不足。一、对文化冲突的剖析第二节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说,其中心是维护美国霸主地位“西方与非西方”单边主义。南联盟的“科索沃危机”,野蛮袭击我国驻南使馆。保存并发扬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之幸、人类之幸。(《二十二条军规》中印第安人与石油的关系,印第安人保护区,印第安人部落杀老人,燃烧房子等陋习。任何优秀文化的发展必然是兼收并蓄,有容乃大。二、世纪末文化危机第二节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1、“××中心论”欧洲、美国2、文化相对主义3、多元价值观4、人类文化多样性5、封闭性、排它性6、文化危机与科学

6、的挑战呼唤着新的人文主义精神。亨廷顿简介亨廷顿(1927~)Huntington,SamuelP。美国政治学家。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后在芝加哥大学与哈佛大学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历任哈佛大学政府学讲座教授、国际事务中心主任、政府学系主任,曾参与创办《外交政策》杂志,担任过美国国防部等部门的顾问,1977~1978年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小组的负责人。1987年因在比较政治学领域中的贡献当选为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第三节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一、人文的概念人文概念与和谐社会二、人生是痛苦、荒诞的,世界选择的必要性三、人文主义的

7、内涵1、互为主观2、和而不同3、万物并育4、提倡宽容,沟通。第三节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四、无论中西,“人文”的本意,都是要超越只对一己的关心,而致力于寻求一个更适合人类生存,更有意义的人类生活环境,但西方的着重点在于对个人作用的发挥,而中国的着重点则在于对个人的约束。五、经历过二十世纪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型的新人文精神继承了过去人文主义的优秀部分,强调首先要把人当作人看待,反对一切可能使人异化为他物的因素,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幸福,关怀人类的发展与未来。六、如果说过去的形而上学“绝对精神”追求的是最大的普遍性。那么,新人文主义精

8、神则是将这种普遍性压缩到最低限度,而尽量扩大可以商谈、讨论、宽容的空间。第三节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主义精神七、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互为主观”,道路是:“批判——沟通——重建”。八、中国文化资源“和而不同”1、倡导个人权利2、宽容、容忍3、放弃全面价值观4、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