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92707
大小:584.11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7-06
《《梁宁建人格心理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格心理学人格概述人格“personality”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本意“面具”两层意思:个人在人生舞台上表现出的各种言行面具背后的真实的“自我”人格的基本涵义“人格”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本意指面具。面具是随人物角色不同而变换,表现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心理学用面具转意为人格人格包含两层意思:1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各种言行,为人格的“外壳”;2个人蕴藏于内的人格特点,即“面具”背后掩盖着的自我,即人格的“内在品质”。人格的一般概念(一)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思想、感情、意向和行为的特有整合人格包含着区别
2、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人格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伯格)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珀文)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一、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范型研究人格的学科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观点研究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和适应的事实与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人格的特征1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调控2人格的稳定性(1)人格的跨时间持续性(2)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下一页3人格的独特性不同的遗传、生活与
3、教育环境形成独特的心理特点4人格的社会性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一)人格结构用来解释个体差异的概念。“特质”“类型”“自我”“需要”(二)人格动力个体特征性行为的内在原因。(三)人格发展个体自出生至老年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现,随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四)人格适应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的行为反应。人格研究的主要途径人格的临床研究优点:对人格现象和人的整体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局限:不能在实
4、验室条件下验证人格的相关研究优点:寻找个体差异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局限:信息在真实性和确切性方面存在问题人格的实验研究优点:对变量研究而揭示因果关系局限:难以对变量严格控制人格研究的具体方法1.资料收集2.研究验证(1)实验法(准实验法)(2)现场研究(3)访谈法(4)问卷法(5)测验法人格研究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生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人是一个能量系统,但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了能量,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减少人的精神活动能量来源于本能,它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5、人类有两类最基本的本能:生本能(性本能):一切与保持生命(生存)有关的本能。(力必多)死本能(攻击本能):驱使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的力量。(塔那托斯)体现为恨、破坏、攻击、战争的力量(二)人格结构精神层次(弗洛伊德的早期观点)人格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意识: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容所组成前意识:个体加以注意便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潜意识: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活动现象,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很大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后期观点)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个体生来时的心理状态,由原始本能组成,满足个
6、人当前需要。快乐原则自我:可意识到执行思考、感觉、记忆、判断的部分。由本我分化出来,协调本我和超我的需要,若不协调会焦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代表理想部分,是父母、社会向个体灌输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的人格结构,监督、批判、管束自己的行为。良心和理想自我的原则(三)人格动力本能(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理能量的作用)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趋力,决定与影响着人的心身活动态势本能的根源:个体的需要或冲动本能的目的:内在和外在目的本能的对象:本能行为为达到目的所利用的对象及采取的手段本能的动能:本能所具有的力度或强度焦虑
7、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来源于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焦虑与恐惧不同焦虑的三种类型现实性焦虑—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神经性焦虑—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时所引起的恐惧感道德型焦虑—个人良心上的不安而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心理(自我)防御机制自我缓解焦虑的防卫功能1压抑自我阻止激起焦虑、威胁或令人痛苦的念头、情感和冲动不让其达到意识水平否认(定)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拒绝不愉快)移情一种引起焦虑的冲动投注改换为另一种不引起焦虑的投注自居作
8、用(认同)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过程(通过攀附别人提高自己的价值感)升华作用将受挫欲望或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6.投射作用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态度、行为、想法和欲望推给别人、归为他人或其他事物7.文饰作用(合理化)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8.反向作用(反应形成)为了掩盖某种欲念而采取与此欲念相反的行为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