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82518
大小:47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6
《论文《对“解决问题”教材的教学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解决问题”教材的教学与思考齿轮小学朱春香用数学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有别于传统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以“解决问题”取代了老教材的“应用题”内容,更多地把“解决问题”教学渗透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中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解决问题”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达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呢?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探索与深入思考的,以下结合实践谈几点思考。一、对新课标“解决问题”的教材解读与
2、原《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所说的“应用题”教学相比,新课程理念下“解决问题”教学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大纲》提出,应用题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解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
3、神,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交流,在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从这里不难看出解决问题的总目标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从解决问题的任务出发,结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领域的知识进行教学。其实从这个层面来讲,教学的内容就类似于我们以往传统教材所说的应用题的教学任务。第二个层面是从解决问题的目标出发,注意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解题策略意识、合作交流意识、评价与反思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个层面的目标则更多的关注课程标准赋予解决问题
4、的独特理念。当然这两个层面的内容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因此,数学课程和教学必然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整合图文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往教材中的准备题与例题都是以文字形式呈现,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起点。而新课标明显的变化之一是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情境,而且大多以情境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有的题目信息比较零散;有的信息比较隐蔽;有的信息比较繁多。造成学生解题的困惑,如果学生对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没有敏锐的洞
5、察力,不理解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不会综合加以分析,学生是难以提出问题的。例如: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案例片段一:师: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我买3个面包,要多少钱?生:我买4包饼干,要多少元?生:我有20元,买一包花生,还剩多少钱?……案例中,面对二年级学生,老师提出的问题范围过于广,这个利用度很高的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回答零散,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引出两步运算的主题。案例片段二:师:乐乐有20元,也准备买些食品,你认为买些什么好呢?还剩多少元?生:乐乐有20元,准备买2包花生,还剩多少元/生:乐乐有20
6、元,买一包饼干和一瓶饮料,还剩多少钱?……案例中,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排除复杂图形及其中情境的干扰,引入提问可直奔混合运算的主题,节省时间。案例片段三:师:图上还有谁?准备干什么?生:图上还有乐乐,准备买东西。师:怎么买?你能提出哪些两步运算的数学问题?生:乐乐有20元,买了一包糖果一包饼干,还剩多少钱?生:乐乐有20元……这个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的进入混合运算主题,并能透过直接的数据发现隐藏的信息及故事,有利于学生利用信息提出问题。由此可见,同一情境图,由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同,提问的方式不同,学生的回答也是各有千秋,效
7、果也是截然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材编者的意图,在观念上、思想上高度重视数学信息的寻找与表述,帮助学生排除干扰,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尽快进入主题。2、帮助学生构建模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为强化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数学建模”。例如:三年级上册《正方形的周长》案例片段:当学生汇报结果:60+60+60+60=240厘米或60×
8、4=240厘米师:无论用哪种方法求正方形的周长,都只知道一条边的长度就行了,为什么呢?生:因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师:那么你们用60×4是什么意思呢?生:因为每条边都是60厘米,有4条边,所以用60×4就能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循序渐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