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67122
大小:7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6
《第一单元知识清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制度目的内容作用关系早期制度特点分封制对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巩固⒈周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⒉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⒊异姓诸侯的情况不尽相同⒋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⒌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⒈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⒉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⒊贵族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巩固了分封制。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⒈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2宗法制为核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与礼乐制度相结合。⒊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权力的高度集中宗法制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等方面的矛盾⒈嫡
2、长子继承制度⒉严格的大小宗体系⒈保障各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⒉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与“家”紧密结合在一起礼乐制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准则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第一单元知识清单(复习)第二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体现组成部分来历(过程)内容作用影响皇帝制度从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为皇帝⒈首先表现为皇权至上。⒉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2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九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在地位、职
3、责、权力等方面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军国大权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郡县制⒈春秋起源⒉战国广泛实行⒊秦统一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1地方分郡、县两级。2.郡设郡守、郡丞、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县尉。3.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组织。1秦朝废分封,设郡县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2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官吏选拔考核制度目的:为使各级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发挥应有效能秦律特点1.细密、严苛2轻罪重型为指导思想实质:加强皇权,维护中央
4、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其他领域文化:1焚书坑儒2统一文字军事领域:修建长城经济:1.统一货币2.统一度、量、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制度朝代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秦朝按军功授爵中央御史大夫掌监察汉朝汉初按军功授爵汉武帝时察举制和征辟制东汉末年:开始九品中正制地方设刺史监督郡国。中央为御史大夫,统属于御史府魏晋沿用隋唐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下设六部负责贯彻各种政令。科举制1隋炀帝设进士科2唐代日臻完善1.沿用汉代原则2.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宋朝二府三司制,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宰相只有行政权因重文轻武更加重视科举考试,以致选官过滥1.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2
5、州郡长官下设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元朝一省制。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六部也纳入中书省明清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束缚人们的思想1设有都察院分道对地方监督2六科给事中与六部对应3地方省级专门设有按察使司第四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加强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朝代背景措施朝代措施影响汉朝1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2中央与封国的矛盾激化1汉景帝:武力平定七国之乱2武帝实行推恩令3酎金夺爵秦朝丞相位高权重,御史大夫掌监察1特点:自唐宋以来,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2影响:⑴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虽然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⑵导致了一人独尊,将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6、。西汉选用亲信组成决策班子,称为中朝唐末五代唐中叶经历了安史之乱,由盛而衰,藩镇权力膨胀,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藩镇的特点1政治自己管辖州县任免官吏,位置传与儿子或部将,不受中央委派2经济有财权,掌握本地税收3军事强悍的武装东汉形成尚书台,取代三公权力魏晋形成三省制,但职掌和权力分配未定型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相权被分割,皇权加强宋朝1五代十国,更迭频繁2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1收精兵2削实权3制钱谷宋朝二府三司制: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宰相仅保留行政权影响1自汉代以来,通过打击诸侯王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中央集权日益加强2宋代以后,政治制度体现出
7、新的特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变得突出起来。元朝一省制。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丞相位高权重,后期政局动荡。明朝1废除丞相2设立内阁但决策权在皇帝清朝设立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