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

ID:39566859

大小:770.51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06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_第1页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_第2页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_第3页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_第4页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第四节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何坚内容提要概述1康复评定2康复治疗3预防42一、概述31定义2流行病学3病因及发病机制4临床特征4一、概述(一)定义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5(二)流行病学在美国脑瘫患儿有55万,在日本脑瘫患病率1.5‰,丹麦2.08‰,挪威2.34‰,我国1998年部分地区的调查显示患病率为1.92‰。6(三)病因及发病机制脑瘫的病因尚不明确,任何可引起脑损伤和脑发育不全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脑瘫的发生。危险因素通常分为产前因素、分娩期因素和新生儿期因素。7(四)临床特征小儿脑性瘫

2、痪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8二、康复评定在疗前、疗中和疗后对脑瘫患儿进行反复多次评定,以制订个体化的治疗目标和方案。9脑瘫的评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反射情况小儿的重要反射包括原始反射、姿势反应或保护性反应、肌腱反射、病理征等。10(二)发育水平测定主要评定脑瘫患儿的发育水平较正常同龄儿落后的程度。常用的量表有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Gesell发育量表等。11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可以评定0~6岁小儿的精细运动功能。主要是对抓握能区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区进行评定,其中抓握能区共有26个项目。视觉—运动统合能区共有72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都分为0、1、2三档。12(三)运

3、动能力评定运动年龄评价(motoragetest,MAT)量表是以0~72个月的正常儿童动作能力为标准,与障碍儿的动作能力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可以用运动指数(motorquotient,MQ)来表示,根据中国正常儿童运动能力发育年龄标准来测出脑瘫儿治疗前后的MQ值。13GMFM量表是小儿脑瘫临床评定运动功能改变的常用量表,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儿童在5岁内能完成所有项目。有GMFM-88及GMFM-66两个版本。14(四)肌力评定肌力的评定中徒手肌力检查分级法,是目前儿科较普遍应用的,以抗重力运动幅度和抗阻力运动幅度为依据,将肌力从0%~100%分为6个等级。15(五)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关节活动范围

4、或肌肉长度是比较可靠、客观的方法。16(六)肌张力测定可以通过观察静态体位和运动中各关节角度来评定肌张力情况,改良的Ashworth量表是评定肌张力的常用量表,共分6个级别。17(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基本动作和技巧。对于小儿脑瘫的康复目标,家庭及社会对其康复最基本的要求是患儿可以生活自理。182.儿童功能独立检查量表是从成人的FIM量表演变而来,是针对残障儿童行动、自理、认知、社交等功能的专业评定量表。WeeFIM具有全面、简明的特点,能测量儿童功能残障碍的程度以及看护者对儿童进行辅助的种类和数量。是用来评价

5、残障儿童在家庭和社会中生活能力的量表。19(八)患儿和家长或照顾者的满意度评定这是一种较为主观性的评定方法,但它所提供的重要信息是其他评定方法所不能及的。如照顾的容易程度、体位的控制、个人卫生、喂养、转移、在学校的运动能力和耐力,以及照顾者和患儿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20三、康复治疗211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尽可能地改善运动功能,尽可能减少继发性残损(如关节挛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力,改善患儿生活质量。3争取达到生活自理和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或特殊教育,为将来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目标:222(一)运动疗法1.头部控制训练头部控制对于小儿的整体运动发育及日常生活

6、动作等高级运动功能的发育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32.翻身训练翻身是由卧位向直立位动作发育的中继,是更广泛接触外界空间的准备,打好这一阶段的基础,对今后的站、行有重要的作用。243.坐位训练坐位是臀部着床,从骨盆部开始向上的身体垂直于地面的姿势。获得坐位的最终目标是无须上肢支撑、脊柱垂直伸展的稳定坐位。254.爬行训练典型的爬行运动在四点支撑状态下,至少有一个肢体离开支持面,四肢交替运动驱动身体向前移动。265.膝立位训练膝立位(直跪)是婴幼儿由爬行运动向独站运动移行过程中过渡的一个体位,是站和行运动的基础,膝立位的训练在婴幼儿运动发育过程中的具有重要的意义。276.从坐位到站位的转换训练由坐位

7、到站位的转换,不仅仅是一两个动作的出现,同时也标志着大关节负重能力的提高,是良好步行的重要准备。287.独自站立训练站位是行走的基础,正确的静态站立姿势是两腿立直,脚底踩平,头居中,躯干伸展,双肩双髋处于同一平面。动态的站立姿势是指站立时头、躯干、四肢各部位可随意进行适当的活动而仍能保持平衡。患儿只有完成立位静态、动态平衡,才能正常的行走。298.行走训练正确的行走训练不仅可以帮助患儿尽早探索这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