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归类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归类

ID:39562223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6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归类_第1页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归类_第2页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归类_第3页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归类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归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归类小学阶段接触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对偶、反复、双关、反语、借代等。(双关、反语、借代了解即可)1、比喻:即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比喻词、喻体。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甲像乙  例如:香港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小姑娘美得犹如一朵花。

2、(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暗喻——甲是乙  例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是、成为)借喻——甲代乙   例如:我看见母亲的鬓角又添了一些银丝。注意:A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B作为喻体的食物必须通俗浅显,使人易懂、易理解。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的入睡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

3、了花赶趟儿。3、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是一种“言过其实”的表述方法。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李白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

4、牌好像也要晒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毛泽东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5、反问:无疑而问,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使语言鲜明有力,感情表达更加强烈。反问有两种形式:(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例如: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2)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例如:如此感人的场面,怎么能不

5、让人落泪呢?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6、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最好不要急于动笔。7、双关:是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例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唐)晴即情。(

6、谐音双关)例如:“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实指元春、迎春、探春。(意义双关)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8、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是为了讽刺、嘲弄和揭露,有的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鲁迅)例如:父母骂孩子捣蛋鬼。 9、引用:在说话或写

7、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名言警句、典故等,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直引饮用)例如:呵,“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激越的浪峰一对对飞越礁石,就像赛马场上奔驰而过的马群,声势浩大的风涛交织,哗然轰动。(间接引用)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10、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鲜明地显示出事物之间的差别或者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

8、力。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通过对比,说明两种人不同的生命价值和人们对这样两种人的不同评价。)注意: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11、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对偶分为正对和反对两种。正对——两句意思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