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_给_字句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_给_字句研究综述

ID:39543401

大小:1.75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5

现代汉语_给_字句研究综述_第1页
现代汉语_给_字句研究综述_第2页
现代汉语_给_字句研究综述_第3页
现代汉语_给_字句研究综述_第4页
现代汉语_给_字句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_给_字句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3期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Vol.31No.32010年JOURNALOFYULIN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现代汉语“给”字句研究综述□周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博士副教授,上海200083)【摘要】现代汉语“给”字句可表达给予义、使役义、处置义和被动义,可与“把”字句、“被/让/叫”字句套合。诸多学者对“给”字句的语法化过程和套合用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文章对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今后需待研究

2、的一些问题。【关键词】现代汉语;“给”字句;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H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71(2010)03-0089-06TheSummaryofthe“Gei”WordSentenceinModernChinese语言学研究ZHOUHong(AssociateProfessor,PhD,InstituteofInternationalandCulturalexchange,ShanghaiUniversityofFinancialandEconomics,Shangha

3、i200083)Abstract:The“Gei”wordsentencecanexpressadminister,imperative,dispositionandpassiveness,cannestwith“Ba”,“Bei/Rang/Jiao”wordsentence.Thegrammaticalizationandnestingusageofthe“Gei”wordsentenceissummarized.Someresearchfruitshavebeengained,butsomepro

4、blemsexistandthefurtherstudyisneeded.Keywords:ModernChinese;the“Gei”wordsentence;researchsummary一、表给予义的“给”字句方;存在着与者所与亦即受者所受的事物(C);A德熙提出“给”字构成的给予句有以下四主动地使C由A转移至B,这是从动词语义特征入手朱种句式[1],对此,学者们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隐含了以动词为中心和三个强制性成分共的研究,旨在揭示给予义的产生机制和内现的思想。[2]部差异。马庆株进一步指出

5、“给予”类双宾语构造S1:Ns+V1+给+N'+N+(V2)我送给他一本“含有‘把NP3给NP2’的意思”,“一般表示客体书(看)宾语NP2所指事物的转移过程”,“NP2是NP3转S2:Ns+V1+N+给+N'+(V2)我送一本书给移的终点”。[3]他(看)沈家煊首先指出“给予义”是S1、S2、S3的共S3:Ns+给+N'+V1+N+(V2)我给他买辆车享句式义,具有不同的价值,分别为:惠予事物转(骑)移并达到某终点,转移和达到是一个统一的过程;S4:Ns+给+N'+N+(V2)我给他一本书(看)惠予

6、事物转移并达到某终点,转移和达到是两个分[4].“给予义”的内涵离的过程;对某受惠目标发生某动作。张伯江将最先对“给予义”进行阐发的是朱德熙[1],S1、S4称为“双及物结构”,其句式义是“施事者他描述为:存在着“与者”(A)和“受者”(B)双有意地把受事转移给接受者,这个过程是在发生的2010年玉林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13]现场成功地完成的”,其核心语义是“有意的给予(S1)中属于Va类。徐峰认为给予动词是三价动[5]性转移”。延俊荣认为“给予”不是最小的不可词,表示为:给予(主体,与体,客

7、体),根据与再分的元素,而是由“转移”和“到达”等语义属体性质、客体性质、主体和与体之间的关系,对给性组成的事件,分别由语言形式“V”和“给”记予动词进行了分类。这些分类使人们对给予动词及录,“V+客体”和“给+与体”表达。这三人的研其支配成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3]究关注“给”字句的“完形”结构,如沈家煊指有的学者将“给予者”、“接受者”、“给予物”出相同句法序列“我给他寄了五十块钱”、“我给分别称作“主体”、“与体”和“客体”,朱德熙、他还了五十块钱”语义不同,前者意为“给予”或李炜、张宁、徐峰

8、和隋长虹等对其特征进行了分[14]“服务”,后者意为“服务”,可以这样解释:动析。朱德熙认为主体具有[+有生性][+自主性][+作寄和钱到达终点是两个分开的过程,因此“他”使因性],与体具有[+有生性][+终点性],客体具有[15]才有可能成为钱到达的终点;而还钱是一个统一的[+受动性][+位移性][+自立性]。李炜认为主体不过程,而且有既定的收受者,原来跟谁借的就还给是一般的施事者而是积极的施动者;与体不是一谁,所以“他”不可能成为钱到达的终点。般的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