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风格论》PPT课件

《文学风格论》PPT课件

ID:39537475

大小:285.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7-05

《文学风格论》PPT课件_第1页
《文学风格论》PPT课件_第2页
《文学风格论》PPT课件_第3页
《文学风格论》PPT课件_第4页
《文学风格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风格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學風格論文學的流派蕭雅雯49201017劉怡廷49201029王寶樺49201028郭巧蓁49201036張瑋凌49201025◎文學流派是一種以「作家」為主的論述。〈一〉、擁有共同或相似的文學主張文學主張指的是創作的目的和審美的觀點。1﹒中唐詩人白居易與元稹皆以「新樂府」創作詩歌。白氏說:「文章合為時而着,歌失和為時而作。」、「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此主張在元稹、劉禹錫等應和下,形成「社會詩派」。2﹒乾隆時期,方苞創立「桐城派」,提出「古文義法」的「義」乃指文章內容;「法」是講究全文的

2、先後順序。在姚鼐與曾國藩的倡導下形成當時的主流。〈二〉、擁有類似風格、獲得相當成果唐宋的「古文運動」-盛唐前文章多屬綺麗工整的「駢文」,後雖有人倡導但效果不大,直到韓愈才引起一股潮流。後與柳宗元、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並稱「唐宋八大家」。◎文學流派形成原因〈一〉、刻意結合而成1.自動自發參與ex:「文學研究會」、「創造社」、「現代詩派」2.順著環境潮流組成ex:「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全國文藝協會」〈二〉、自然形成1.作品風格相同以寫作題材區分:ex「邊塞詩」以寫作方式區分:ex;晚明「公安派」2.文學理論主張

3、相同ex:袁枚的「性靈說」主要觀點與晚明李贄和公安三袁是一脈相承的。而清末民初的王國維亦提出「赤子之心」呼應。以上所提的學者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因為相同的主張被歸於同一個學派。◎文學流派命名根據〈一〉、以作品風格為流派之名1.以寫作題材為分:ex:「田園詩派」、「邊塞詩派」2.以寫作手法為分:ex:「險怪詩派」、「典綺派」〈二〉、以文學主張為流派之名此多強調該派的文學觀念和理論ex:清王士禎所倡「神韻派」、沈德潛「格調派」〈三〉、以地域為流派之名ex:北宋末黃庭堅為宗的「江西詩派」〈四〉、以文學團體的專屬刊物為名ex:因「新月書

4、店」而起的「新月詩派」、因《現代詩季刊》而起的「現代派」〈五〉、以作品集名稱為名ex:因五代《花間集》而起的「花間派」、因宋末《江湖集》而起的「江湖派」◎應證文本笠詩社臺灣現代詩傳統的捍衛者與中國意識設定了建立「本土詩文學」的任務地域傾向笠詩社之詩人陳秀喜(1921─1991)三十六歲才學中文,從注音符號學起,開始以中文寫詩。對日本統治感觸甚深,表示「與其寫一千首日文詩,不如寫一首讓下一代兒女們能看懂之中文詩」。1967年參加笠詩社詩風明朗,無論抒情或批判現實,均言之有物,意象直透核心,而不閃爍其辭。詩中描述的愛心尤為特出,無

5、論親情之愛、鄉土之愛、事物之愛,均表現了愛情的強烈感染力量。詩集:「覆葉」、「樹之哀樂」、「灶」、「玉蘭花」。詮釋<臺灣>以「形如搖籃」、「母親的永恆懷抱」喻台灣。「傲骨的祖先」,經歷惡水到台灣開墾,有著堅毅精神的祖先。「只要我們腳步整齊」,喻要台灣人齊心同力,台灣便是屹立不搖的。「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暗指每個人都該有愛台灣的心情。李魁賢(1937─)臺灣詩人、文學評論家。曾用筆名楓堤。是臺灣頗負盛名的詩人和詩評家。1953年開始發表詩作。1964年參加笠詩社。樸實詩人的智慧表徵詮釋<麻瘋>以「痲瘋病人」喻台灣,暗諷

6、不願或不敢認同台灣的人。以「歷史的海洋、屈辱」比喻台灣在歷史上被殖民、成為割地喪權的對象;颱風和地震等自然災害的來襲反襯台灣的堅毅。「清白、依然如處子之心」,肯定台灣依舊存在、本質不改,反諷不認同台灣的人。詮釋<輸血>輸血所代表的意義本來是美好、可以造福人群.土地的事.已經集體傷亡還要被剝奪血液給予沒有生機的土地,無疑是種殘忍的做法,似乎有兩種解釋:(1)政治黑暗,所以政府剝削了人民的“血”汗。但從後段提亞洲中東非洲,又和外交有關係(金援)(2)因為是殘缺的地圖(國家地位矛盾,勢力薄弱)。所以為了與國外建交,不惜金錢和人力去討

7、好。(3)而人民的血汗就像隨風的花瓣,看政府要和哪國建交,就得飄落在何方。岩上1955年開始接觸現代詩,由閱讀經塗鴨到創作歷經數十年對詩的愛好從未減退。早期作品以自我為中心,多為個人年少抒情與感懷之作。近期作品除仍具社會批判性之外多為人生感悟哲思之作,作品風格內容成多樣性的變化。一九六五年參加「笠」詩社。詮釋<是與不是>分為公共環境與自然部分來進行對社會種種現象的批判。這首詩從頭到尾不斷的在說反話,產生了強烈的反諷意味。李敏勇寫作評論以詩和評論為主,早期作品以寫情見長。1969年出版詩、散文合集《雲的語言》後,告別婉約,逐漸落

8、實現實,對戰爭的殘酷和社會不合理的制度尤多批評。隨著台灣社會的變遷,更將筆觸伸向政治現實。同時也是笠詩社成員。詮釋<島國>先人披荊斬棘,千辛萬苦渡海來台的經過。明清的時候沿海居民,生活空間狹小,人口眾多,謀生不易,選擇遠離自己的祖國,來台灣建立另外的家園。真真正正認屬這一片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