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讲稿(规范和发展)

汉字文化讲稿(规范和发展)

ID:39513480

大小:351.32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7-04

汉字文化讲稿(规范和发展)_第1页
汉字文化讲稿(规范和发展)_第2页
汉字文化讲稿(规范和发展)_第3页
汉字文化讲稿(规范和发展)_第4页
汉字文化讲稿(规范和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字文化讲稿(规范和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讲汉字规范化问题一汉字规范的历史◎历代为何没有出现“书同音”的规范现象?汉语方言的多样性。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社会形态。◎对汉字字形的规范,伴随着汉字产生和发展的始终。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荀子·解蔽)◎政府行为为主的汉字正字活动。1、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时命太史籀整理大篆,编成《史籀》十五篇。学童认识规范字的启蒙课本。周制学童八岁入小学。《周礼·地官·保氏》教学童六艺,“五曰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构形和使用的方法。2、秦的“书同文”政策开启了由中央政府领导的大规模的正字活动。秦文公(东周初年)时才开始用文字记载

2、史事。→文化落后的秦国只能沿用周代的文字。裘锡圭:战国时代东方各国通行的文字,跟西周晚期和春秋时代的传统的正体相比,几乎已经面目全非。而在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里,继承旧传统的正体却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秦系文字上承商周文字,代表了中国文字发展的主流;六国文字则是支流。①书同文说文解字序:秦始皇初并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三篇合称《仓颉篇》。②秦系文字其它字体Ⅰ、古隶(秦隶)→篆书草率写法的俗体字(不成熟的隶书)→将小篆圆转笔画改为方折笔画、略加简化。湖北云

3、梦睡虎地秦简即用古隶书书写。小篆和古隶是秦代主要字体。用于简册、文书。Ⅱ、特定范围的六种书法艺术字体大篆→用于简册刻符→施于符传摹印→缪篆。雕刻印玺虫书→虫鸟之形。书于旗帜署书→题于牌匾殳书→刻于兵器3、汉代正字①汉武帝时代出现“蚕头燕尾”的今隶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之。(汉书·艺文志)石建任郎中令上书奏事,后发现“马”字下曲为尾加四点当为五笔,自己少写一笔。→上谴死矣(史记·万石君列传)王充《论衡·自纪篇》: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童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②谶纬之学、望文生训谶语:神预示国家兴亡、人间吉凶祸福的启示或隐语。纬书:对“经”而言

4、→对经书的解释。王莽派人改定古文,如“曡”字本从“晶”从“宜”。日为阳,汉应火德,“晶”火德太盛,故改用三个“田”成“疊”字。用土德掩火德。五德终始说(金木水火土)③东汉最著名的文字学家、经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的字形、字义、字音的字书。对汉字的一种规范④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上书正定五经文字,刻“熹平石经”。《礼记》、《尚书》、《周易》、《公羊传》、《论语》→20万字。置于洛阳太学门外,观摩者众多,车马为之塞途,成为隶书正字规范。4、唐代正字科举初选后铨选:“四才”。“身、言、书、判”:身取其体貌丰伟;言取其言辞辩证;书取其楷法遒美;判取

5、其文理犹长。①唐初颜师古奉太宗令撰定《五经定本》、《颜氏字样》,著《匡谬正俗》。②唐文宗时镂刻石经→开成石经于开成二年(837年)刻成。共十二部经书。成为宋元明清各代楷书的正字标准。保存完整的最古碑刻经书。5、宋代字书①官修→《类篇》:1066年由司马光最后整理而成。收字31319个,重音字21846个。重古轻今,对民间俗字鲜有观照。②个人编撰→《龙龛手鉴》:997年由辽僧人行均编撰。原名《龙龛手镜》,因“镜”字与宋太祖祖父赵敬的“敬”字音同,为避讳,宋刻本改为“鉴”。“龙龛”是佛寺之地,“犹手持鸾镜,形容斯鉴,妍丑是分。”→辨正字形。收26430字。重视俗体、或体和佛经中的文

6、字。③创新派的字书王安石《字说》。今已失传。解字析词,探求文字的义理,正名辨物。背弃六书,违反了文字形音义相统一的原则。一切说以会意,曲意附会。谢启昆《小学考》卷十八载杨慎曰:王荆公好解《字说》而不本《说文》,妄自杜撰。刘贡父曰:“《易》之观卦,即是老鹳,《诗》之小雅,即是老鸦。”荆公不觉欣然,久乃悟其戏。又问东坡:“鸠字何以从九?”东坡曰:“鳲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恰是九个。”又自言“波者水之皮”,坡公笑曰:“然则滑是水之骨也。”6、明代通俗字书梅殷祚《字汇》(1615年),收字33179个。以本义为起点,重视展示字义孳乳的源流脉络。体例完善,归部合理,编排科学,训释全

7、面,书证详备。“于是老师宿儒,蒙童小子,莫不群而习之。”(年希尧《五方元音·序》7、《康熙字典》清代张玉书等奉旨编纂的《康熙字典》成为历代正字的总结,为汉字的形、音、义的确定作出了很大贡献。无一义之不详,无一音之不备。乾隆间,江西王锡侯编《字贯》,批评《康熙字典》“学者查此遗彼,举一漏十,每每苦于终篇,掩卷而仍茫然。”→满门抄斩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奉皇帝之命作《字典考证》十二卷。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纠正引文错误2588条。既是古代字书的集大成,又为现代字典开辟新路。二、汉字规范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