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

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

ID:39512039

大小:1.42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7-04

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_第1页
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_第2页
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_第3页
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_第4页
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几点建议一、明确目标(考研、创业)、早作准备;二、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独特的时间、地点);三、对于本门课的要求——三多:1、多看:教材、作品、笔记、相关材料;2、多写:记笔记、写文章3、多想:纵向联想:与以前所学的文章联系;横向联想:与其他学科联系——历史、哲学课程介绍本门课程分析:是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新闻、播音与主持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各阶段文学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规律;进一步了解经典作家的生平思想和代表性作品;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经典性作家作品做出正确、

2、独到的分析和评价。本课程上接中国古代文学、下联其他专业课程。既是总结课,又是入门课。教材一)难度适宜二)文、史结合;述、论兼顾;三)分上下两册,脉络清楚,价位适中;四)注意:对书名的解释补充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一、现代文学1、1917-1927,以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2、1928-1937,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1937-1949,以抗战文学为开端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二、中国当代文学1、1949-1966,十七年文学;2、1966-1976,文革文学;3、1976-新时期文学;绪论中国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现代文学的

3、标志:人的文学的出现、人学思潮出现中国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的2个标准:1)文学标准:“人的文学”的出现;2)时间标准:五四文学人学思潮,出现于明朝晚期;——思想:李贽的“童心说”:天下之至文皆出于童心、公安派的“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平民化、通俗化的戏曲小说;表现了强烈的人道意识、个性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等;清朝大兴文字狱、经济、文化结构又恢复了超稳定状态。拟古主义,复古主义思潮弥漫文坛。所以掀不起文学从古典向现代推进的大潮。鸦片战争一些有识之士不得不调整文化心态、选择了中国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的路径;代表人物:龚自珍的尊“自我”;尊“感情”:自尊其

4、心,心尊,人亦尊;严复的以自由精神“鼓民智”“开民智”“新民德”;梁启超则在《新民说》中系统阐述了以自由为核心的人学思想;晚清人学思想投射到文学观念上主要体现为二:白话文学观;“人性”和“新民”文学观;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国际上,“一战”刚刚结束,列强无暇顾及中国;国内,君主专制被推翻,民主观深入人心,为中国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乃至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周作人等发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第一章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第一节文学革命运动一、思想启蒙与文学革命1、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时间: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

5、年》在上海创刊。发起人:陈独秀、胡适、李大钊、蔡元培、周作人、鲁迅、钱玄同;三件大事:(1)宣传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2)刨祖坟;(3)大量介绍西方近、现代文化;2、文学革命:标志:1917年1月《新青年》刊登了胡适论文《文学改良刍议》;深化:1917年2月,陈独秀推出《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革命文学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二、新旧文学的观念之激战1、与林纾的论战2、同“学衡派”的论战:南京的东南大学和《学衡》是新文化保守派的根据地:总编,吴宓;撰稿人:胡先驌、梅光迪。3、

6、与甲寅派的论战1925年章士钊复刊《甲寅》,他同几个人物被称为“甲寅派”,重新掀起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批判。四、现代化奠基与历史启示录1、“重新估定一切”的评判精神2、“人的文学”的个性精神3、忧国忧民的悲剧精神4、“拿来主义”的开放精神第二节创作尝试和社团文学一、新文学的创作尝试《新青年》——文学革命的舞台,新文学创作的第一块园地。1、白话新诗:胡适:白话创作新诗第一人。1920年出版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刘半农:致力于白话新诗时间最久的早期白话诗人。《瓦釜集》、《扬鞭集》;沈尹默的《月夜》,周作人的《小河》(胡适称为“新诗的第一首杰

7、作”);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刘大白:《旧梦》早期白话诗歌共同特点:三重三不重——重说理,不重抒情;重实感,不重想象;重诗体的解放,不重诗学的建设;2、“问题小说”:代表作家:鲁迅、冰心及新潮社的一些作家;3、杂文: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从此诞生了杂文。陈独秀、李大钊、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鲁迅、胡适——随感录作家群。4、戏剧:《新青年》发起了关于戏剧问题的讨论,先驱们对中国的旧戏和堕落的“文明戏”一致挞伐。主张以西洋话剧作为中国戏剧的改革方向。1919年3月,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发表,宣告了中国人自己创作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