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02649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4
《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系统的类型”教学设计摘要本节课的设计采用情境导入、实例分析、图片展示、合作探究、分析比较等方式,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主要类型。关键词生态系统情景导入合作探究1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是人教版高二年级《生物》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第一小节的内容,本章主要讲述了有关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这是认识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建立生态学基本观点的前提,也是学习第九章“人与生物圈”的重要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掌握了种群、群落的概念以及初中所学到的生态系统的粗浅内容,为本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
2、经接触过一些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等,所以本节的学习过程既是对已有经验进行解释的过程,也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概念的过程。由于教材的内容相对简单,大纲的要求较低(为识记水平),多数教师采用让学生自学或简单讲解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结果学生往往没有太大的收获。鉴于此,笔者主要采取探究性学习、归纳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教与学的方法,以生态系统的概念、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作为教学重点、难点开展教学,教学设计如下: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以及几个主要类型(森林、草原、农田、海洋、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功
3、能及分布等;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2.2能力目标4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相关书籍等研究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收集、分类、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生态系统实例的分析、研究成果的汇报,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比较,学会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2.3情感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参与的意识,逐步形成一些生态学观点,增强自身的生态忧患意识、环保意识等。3教学过程课前,教师拍摄“兴隆山”自然景观照片,准备相关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利用网络、书刊、杂志等信息载体了解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由于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比较熟悉,在学习过程
4、中向学生引出他们身边的生物和生命现象,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实践体验、表达交流等阶段,让学生自主分析探讨、合作研究,力求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结合,通过研究和互动探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3.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明确概念结合当地旅游景点“兴隆山”自然景观的幻灯片的放映,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兴隆山上生活着许多生物种群,该地区所有的种群共同构成什么?(2)在炎热的夏季,为什么感觉森林中要比空地湿润而且凉爽呢?由此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启示?(3)即使是同一片森林,在不同的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4)生
5、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5)什么是生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哪些组成部分?(6)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是什么关系?进一步辨析: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什么?4这样导入,既复习了前一节种群和群落的知识,又体现了两节课内容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自然而流畅地引入新课。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知识目标上,达到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进一步巩固。 3.2实例导入,明确生态系统的类型第一步:请学生说出以下的生物生活在什么
6、样的环境中:①小麦、水稻等分布在……(农田);②带鱼、海带、紫菜等产自于……(海洋);③金丝猴、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森林);④在座的每位同学都生活在兰州这个黄河穿城而过的唯一……(城市)。理解无机环境的不同组合方式决定着生物群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同,进而决定着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类型。因此,可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进行大体分类。第二步:具体某一种生态系统类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生态系统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对照教材加深理解,结合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解决如下问题:(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每个研究小组重点研究一个类型,并要求各组将研究成
7、果汇报给大家)⑴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类型?划分依据是什么?⑵各生态系统在地理分布和生物类型方面有何特点?⑶此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情况如何?(4)各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上述设计旨在增强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究、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可作为参与讨论者,与学生一起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将学生含糊不解的内容补充出来,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进行分析。如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时,就可提出下列问题一起讨论: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动物应该采取哪种生存方式?高大的乔木形成了许多阻碍物,善于奔跑的动物是否适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善于挖洞的动物呢?这些生物具有哪些
8、适应树栖和攀援生活的各自特征?4学生分析思考和讨论此类问题,有利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