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x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x

ID:39469312

大小:557.93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7-04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x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x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x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x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2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部分选修部分600分易混概念&考点700分综合考法&考练600分基础考点&考法本专题叙述中外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九个不同类型的改革:奴隶社会改革(梭伦改革)、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改革(王安石变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宗教改革、资本主义性质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学习每个改革必须把握基本史实、经验教训及其对当今改革的借鉴意义;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角度联系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相关内容;注重对不同改革

2、的比较;从宏观上把握改革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意义。600分基础考点&考法考点80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点81外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点80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分考点1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考法1商鞅变法考法2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重要变法分考点2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考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分考点3王安石变法——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考法4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与目的考法5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考法6对王安石变法的分析分考点4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考法7戊戌变法的背景(条件、目的、前期的实践活动)考法

3、8戊戌变法的内容考法9戊戌变法的意义(影响、失败原因、认识)考法10戊戌变法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考法1商鞅变法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战争、争霸、民族融合)、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和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时期。2.内容(1)政治:废分封,行县制;连坐法。(2)经济: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3)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4)思想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5)改革社会风尚习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3.特点(1)核心内容是“农战

4、”与“法治”。(2)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的改革。(3)影响最深远:不仅为秦国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奠定雄厚的基础,而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4.性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使秦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5.结果(1)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基础。(2)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3)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对后世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6.成功的原因(1)顺应历史潮流:顺应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根本原因)。(2)充分的舆论宣

5、传,取信于民;执法如山、不惧权贵、大无畏的精神。(3)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彻底,深入人心。(4)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与守旧派贵族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障碍。(5)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7.评价(“商鞅虽死,变法犹存”)(1)积极影响: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政治);发展了封建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经济);壮大了军事力量(军事);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2)消极

6、影响:轻罪重罚,轻视教化;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暴政;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8.启示(借鉴)(1)改革是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2)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与反对,甚至会付出沉重代价,但是只有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的前途。(3)应重视选拔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4)改革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作保障,强化依法治国。(5)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考法2新中国的成立及意义考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

7、流域后,社会相对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2)拓跋珪的封建化改革,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3)北魏统治面临社会危机:①由于制度欠缺(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②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4)积极推动北魏学习汉文化的冯太后掌握实权并主持前期改革。(5)孝文帝受到良好的汉文化教育,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2.内容(1)推行均田制,租调制。(2)设立三长制。(3)整顿吏治。(4)迁都洛阳。(5)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3.特点(1

8、)改革深入到文化习俗等上层建筑方面,比较全面。(2)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4.成功的原因(1)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和封建化趋势。(2)措施得当,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3)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重视文化习俗的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