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2》(课件)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2》(课件)

ID:39450317

大小:642.81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7-03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2》(课件)_第1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2》(课件)_第2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2》(课件)_第3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2》(课件)_第4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2》(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2》(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4.B(A.有歧义,“自己”所指不明;C.句式杂糅,时态杂糅,“目的”与“了”矛盾;D.主宾搭配不当,“汽车产量”与“销售国”不能搭配。)5.A(梳理清楚作者的立足点非常重要。在这里“我在一棵枯死的胡杨树跟前站立了很久”是一个重要的立足点。因为下面就按照“树木形象”“作者思考”来行文,最后是作者的感悟。另外,注意可以和下文的“那么”相关联的词语。)参考译文王杲,字景初,是汶上县人。正德九年考中进士。(朝廷)任命他做临汾知县。(后来)提拔为御史,掌管巡查陕西茶马的事务。皇帝派遣太监出

2、任兰、靖两地茶马经营。王杲上书说边疆穷苦,年成歉收,不适合再设置官吏让老百姓受累,(但是)没有得到回答。嘉靖三年,皇帝将要派遣太监到苏州杭州督办织造业,王杲上书劝说(不要这样做),皇帝没有采纳。过了很久,王杲提升为太仆少卿,改任大理官,第二次晋升为左副都御史,提拔为户部右侍郎。河南地方出现严重的粮食歉收,(皇帝)委派王杲前往赈济。王杲请求紧急调发公款,皇帝命令拿出临清仓库银五万两资助这次行动。(王杲)到后,又请求调发十五万两白银。(老百姓中)得以保全性命的人数都没有办法计算。赈济事情办完后,皇帝赏赐

3、银币。接着,王杲以右都御史的身份总督漕运事务。按先例,修缮漕运船只(的费用),军队负责十分之三,老百姓负担十分之七。总兵官顾寰认为军队和老百姓穷困衰败,请求调发两淮地区的结余的盐银七十万两(来承担),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同意。王杲请求改变做法,以两年漕运的十分之三来折合,用省下的转移搬运费用来修理运输船只,不再加重军民的困苦,得到回答可以。过了一年,王杲担任户部尚书。皇后的父亲安平侯方锐求讨张家庄马房一块地方。王杲说这块地方面积有二千多顷,是出产法定赋税的田产,不能够答应,应当拿大恩寺属于官府掌控的土地

4、二十顷给他。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国库储备上报匮乏,各处边疆请求增加军饷(的要求)没有空虚过一个月,全国各地水旱灾害的情况又比较多,给事中李文进提请讨论增加储备和积蓄。王杲陈列了九项措施拿出来献给皇上,随即又献上节制财用的十项措施,皇帝全部采纳。过去的成法,每年水道运粮四百万石。王杲认为粮食有余但是开支不足,(所以)遭遇天灾人祸大致上都会改用银两折抵,用来方便老百姓。一天,皇帝看见改用银两折抵的人数都超过了一半,非常吃惊,就拿这件事责问户部,王杲等人承认罪责所在。皇帝告诫从今以后必须遵守祖上的成

5、法,不要轻易改变。王杲掌管邦国大事,没有他不操劳的事情,皇帝极为倚重他。后来,皇帝发布诏书购买龙涎香,王杲好久都没有购进,皇帝因为这个而不高兴。给事中马锡弹劾王杲还有巡仓御史艾朴受贿,给事中历汝进谏说仓场尚书王炜也受贿,(几个人)一并送下监狱。王杲、艾朴发派去戍守边疆,王炜屏弃为一般老百姓。王杲最后死在雷州戍守的地方。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等人替王杲雪洗冤屈。皇帝发布诏书,恢复王杲的官职,享受祭葬的待遇,赠与太子太保的头衔。6.B(A.使动用法,使……劳累;C.晋升;D.领。)7.B(B项用;因为。A

6、项均为“在”;C项均为“……的地方”;D项均为“却”,表转折。)8.C(②其原因不明;③主语是顾寰;⑥“久不进”的原因不明。)9.A(“由此”两字没有根据。)10.(1)(朝廷)任命他做临汾知县,(后来)提拔为御史,负责巡查陕西茶马事务。(得分点:授,擢,巡视)(2)按先例,修理漕运船只(的费用),军队负责十分之三,老百姓负担十分之七。(得分点:故事,缮,军三民七)(3)当时,国库储备上报匮乏,各处边疆请求增加军饷的(要求),没有空虚过一个月。(得分点:匮,诸,无虚月)11.(1)(3分)李诗重在抒

7、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了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2)(4分)“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12.(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三顾频烦天下计长使英雄泪满襟(3)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13.B(B.“只要”错误,原文中是“只有”。)14.A15.前者论述了诗歌

8、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的观点。后者论述了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的观点。16.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处理态度又颇为灵活。(每个要点各2分)17.完善自我,性灵未染,难得糊涂,通情达理的人。18.(1)孔子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2)淡泊名利,不慕功名。(每问3分,大意对即可)19.孔子不洒脱的地方是“积极‘入世’,重事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