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

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

ID:39440698

大小:2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3

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_第1页
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_第2页
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_第3页
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_第4页
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摘要: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个主流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由是当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决定的。但是人们对美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尤其是文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关键词:文人审美;现实审美;复古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57-02美女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有时以瘦为美,有时以“胖”为美,有时以小巧为美,有时则以高大健硕为美。古今中外,不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对美的认同差异都是十分大的,因此对美女的认同也同样。在封建社会早期,丰乳肥臀、强壮健硕最能体现女人的美,在这一时期追求的是女人的肉感美。如《诗

2、经・卫风・硕人》中为我们描述的卫庄夫人庄姜就是高大硕壮7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摘要: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个主流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由是当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决定的。但是人们对美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尤其是文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关键词:文人审美;现实审美;复古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57-02美女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有时以瘦为美,有时以“胖”为美,有时以小巧为美,有时则以高大健硕为美。古今中外,不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对美的认同差异都是十分大的,因此对美女的认同也同样。在封建社会早期,丰乳肥臀、强壮健硕

3、最能体现女人的美,在这一时期追求的是女人的肉感美。如《诗经・卫风・硕人》中为我们描述的卫庄夫人庄姜就是高大硕壮7文人审美和现实审美摘要: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个主流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就由是当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决定的。但是人们对美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尤其是文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关键词:文人审美;现实审美;复古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57-02美女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有时以瘦为美,有时以“胖”为美,有时以小巧为美,有时则以高大健硕为美。古今中外,不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对美的认同差异都是十分大的,因

4、此对美女的认同也同样。在封建社会早期,丰乳肥臀、强壮健硕最能体现女人的美,在这一时期追求的是女人的肉感美。如《诗经・卫风・硕人》中为我们描述的卫庄夫人庄姜就是高大硕壮7,皮肤白嫩的是一个典型的北方美人形象。这首诗里的美人全部以大气为标准,高大的身材,宽阔的额头,浓眉大眼,这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标致的美女,但这种美就是中规中矩那种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了。不过这倒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中的审美观相稳和。那时的人们喜欢大的器物,如鼎;那时的文学作品也讲究自然大方,不作过份的矫饰。而战国的美女,以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的美人形象为例,“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

5、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作者主张的是一种均衡的美,讲求各部分之间的和谐。不过,在宋以前的中国,对美女的标准一直是丰满与纤弱两派并存。《楚辞・大招》描写的舞女就是7“丰肉微骨”、“朱唇皓齿”,宋玉的《高唐神女》中神女则是“貌丰盈”,司马相如《美人赋》中描述的美人是“弱骨丰肌”。这种崇尚丰满,以丰腴肥硕为美的潮流在国力强盛的唐代演绎得最典型,代表人物就是杨玉环。历史上记载的杨贵妃“姿质丰艳”、“素有肉体,至夏苦热”。这个时期纤弱派也较有影响,《晏子春秋》称:“楚灵好细腰,其朝多饿死”,后代也有“楚人好小,美人省食”之说。(《意林》卷1)再据宋人秦

6、醇《赵飞燕别传》记载的赵飞燕也是以“纤便轻细,举止翩然”为美。唐朝社会本是以丰腴作为美人的标准,无论是现存的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所描绘的妇女,还是出土的唐代妇女陶俑,都是体态丰满的富有自然之态的美人。而且根据大量的资料记载,当时妇女追求的是一种浓烈的美。从王建的诗里所描绘的“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拨红泥。”情景可以看出,当时的妇女对于浓艳的妆容很是忠爱。但是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却很少有赞美丰腴之美的,而且也不喜欢浓妆艳抹的美人,相反地,文学作品中的美人形象多数是清水芙蓉般的美人。而且通常这些美人也都很削瘦,似乎只有瘦才能进入到文人的笔下。有人说这是

7、一种文学上的复古思想,但是唐代之前的古代也是两种风格的美女并存。女性的瘦最有代表性的部位莫过于腰部了,所以“细腰”成了美人的代称。“细腰”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男子的。因为楚灵王喜欢身段婀娜的男子,所以大臣们就一日只进一餐,还要束腰。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变化,它的性别意义就模糊了,最后还成了专门指称女子的词语了。“细腰”一词在,《全唐诗》中共出现了43次,如“暂凭樽酒送无�l,莫损愁眉与细腰。”(《杂曲歌辞・杨柳枝》李商隐),又如“西北风来吹细腰,东南月上浮纤手。”(《捣衣篇》刘希夷)等等。这两位诗人虽然处于唐朝的不同时代,而且风格也各异。但却都用了“细腰”

8、这个词来指代美人。看来诗人在对美女的标准上还是相当一致的,都认为“细腰”是美女的必要条件。这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