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

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

ID:39418734

大小:2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2

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_第1页
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_第2页
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_第3页
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_第4页
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_第5页
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_第6页
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_第7页
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_第8页
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_第9页
资源描述:

《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2009年5月第5期(总第126期)广西轻工业GuANGxIJ0uRNAL0FLIGHTINDusTRY纺织与设计近代上海时装业的发展王旗(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常州2l3OO1)【摘要】近代上海时装业是迟于男子西服业而兴起的,当时时装业裁缝是从红帮裁缝中分离出的一支裁缝帮派.缝制流程,经营方式和销售品种等与红帮裁缝如出一辙.分析近代上海时装业,无论是经营方式或社会效益等,都对后世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关键词】红帮裁缝;时装业;名店名师;示范和榜样【中图分类号】J5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0

2、3—2673(2009)05一l23一o21近代上海服饰清末年间,我国传统的服饰形制已是进入到体系庞杂,内容繁复的时期.清代服制既保留了汉民族服制的某些传统又具备着本民族的服饰特色.清末年间的t海流行的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满清服制.民国初期,资本主义的初步萌芽促进了南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间的往来交流.洋务运动的兴起更是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动摇是推动中国服饰变革的外因,”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新思想,新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传承由”一元”变为”二元”的内因.鸦片战争后,上海

3、正式开埠为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商品和资金大虽涌入长江门户,西方工业文明之风更是迎面而来.西方列强争划租界,黄埔江边”租界鱼鳞历国分,洋房楼阁入氤氲.地皮万丈原无尽,填取申江一片云”l1I.外籍人口大量涌入.20世纪初,上海地区常住人口200多万,居民国籍近20种.租界中洋人的奇装异服被上海人逐步接受并争相仿效,社会风气潜移默化.相对于”京派”服饰而渐渐形成了中西交融的”海派服饰”文化.袍衫,马褂,袄裙,旗袍等传统的中装受到西式服装的排挤,无可奈何的在时装舞台上由主退次.30年代后,”几辈男儿喜改装,也思便捷学洋

4、装”Ⅲ.E海地区男子服饰不再以长袍马褂为主,西装后来者居卜成为主流.处处可见西装革履的”摩登先生”.女子服饰更是一改传统的平直造型,舍弃繁复费时的滚,镶,嵌工艺.”文明新装”,各式舶来品,忽长忽短的旗袍,变化多端的发型和头饰层出不穷.清末上海出现的元宝领衣裤装”款式设计冲破传统女装注重身份标识的禁铜,并吸取某些西式女装的裁剪理念,注意对女性体形曲线有所表现,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与都市性”口.”元宝领衣裤装结束了传统女装的一统局面,引导都市女装朝向融汇中西,表现女性形体曲线与个性特点的方向发展”㈢.”春江女子忒文明,装束无端又变更.

5、高底皮鞋长桶袜,袒胸露臂若为情”【l】.是当时上海女界喜效夷装的写照.定居上海的外籍女性着装为上层社会接纳而逐渐走红,形成了最早的上海女性时装.2应运而生的上海时装业上海早期的服装行业主要是以成衣铺的形式进行代客加工和制作中式服装.当时的成衣铺因”苏州工艺巧,广州款式新”四故多用”苏广”为招牌,又称苏广成衣业.专做长袍,马褂,旗袍,马甲等传统的中式服装,按其裁缝的来源和不同的手工专长,又分为苏,广,杭,宁,沪等帮派.”民国22年(1933年),全市有苏广成衣铺20O0家,连同个体裁缝,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4I.”开埠后的上海,伴

6、随外洋油轮的频繁往来,外侨和洋行的不断增加,西洋服饰亦大量涌入.一些中式裁缝在为洋人修补拆换衣服的过程中又借助国外服装样本”月季簿”逐渐学会了西式服装的缝制工艺和步骤.行业内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因之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上海的裁缝帮派逐步分化为”本帮裁缝”(中式)和”红帮裁缝”(西式),以及少数专做布类服装的“大帮裁缝”.其中的西式裁缝又因承做男装和女装之分,而形成专门的西服业和时装业.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浙江奉化江口人江良通在当时的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开办了和昌西服店.主要为租界工部局警务处进行服装加工.这是近代上海

7、第一家由中国人独资开设的西服店.当时的上海社会,因西方工业文化的不断输入,商品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以及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政府《剪辫通令》的下达致使男子剪辫易服风行.上海滩的商学各界,社会名流,官僚买办,洋行职员,留学生,富家子弟等纷纷改穿西服.民国元年,国民政府又正式列西服为礼服.这一切更是加快了上海西服业的蓬勃发展.从19世纪末到2O世纪初在北四川路,南京路,湖北路一带像王荣康,荣昌祥,王兴昌等西服名店和各类门市,作坊纷纷开设.经营市场不断拓展,在经营方式,经营项目和制作工艺上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近代上海女子时装业迟于男子西

8、服业而兴起.19世纪6O年代初期上海的外侨妇女着装是由男士西服店兼做的,或者让中式裁缝仿照其样式而缝制.女式西服的需求量并不多.此时的上海女性依然是穿着传统的中式服装.”传统女装强调其性别标识,身份标识的功能,宽衣长裙和缠足陋俗构成传统中国女性形象的基本特点.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