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的发展及其职能和分类

成本会计的发展及其职能和分类

ID:39416266

大小:327.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7-02

成本会计的发展及其职能和分类_第1页
成本会计的发展及其职能和分类_第2页
成本会计的发展及其职能和分类_第3页
成本会计的发展及其职能和分类_第4页
成本会计的发展及其职能和分类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的发展及其职能和分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成本会计的发展及职能和分类1第一节成本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一、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1920)二、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1945)三、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5年以后)1、早期成本会计阶段(记录性成本会计):(1)1880年-1920,成本会计源于英国,仅限于汇集和计算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耗费。(2)建立了材料核算和管理办法、建立了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办法,发展了分步和分批计算方法。(3)EmileGarcke&J.M.Fells合著的《工厂会计》被认为是19世纪最著名的成本会计论著。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1921-1945年,开始推行以泰勒制为基础的标准成

2、本制度,成本会计由事后成本核算发展到事中的成本控制。(2)预算控制开始引入成本会计。(3)成本会计日趋成熟,成本会计成为“用来详细描述企业在预算和控制其资源利用情况的原理、惯例、技术和制度的一种综合术语。”3、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1945年以后,现代成本会计加强事前控制,开展了成本的预算和决策,实行目标成本计算,实施责任成本、变动成本和质量成本计算,战略成本管理等一系列新的管理理念开始融入成本会计。(2)成本会计是“根据会计和其它资料,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成本,按照成本最优化原则,有组织的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促进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

3、。第二节当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一、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一、新制造环境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的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结果不正确人工成本比重下降,同时制造费用的比重大增。不能有效发挥成本控制的职能作用传统成本会计要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以发挥成本控制的职能。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职能将产生相反的作用。例如,为获得有利的差异,可能导致企业片面追求产量增加,从而造成存货增加;为获得有利的价格差异,采购部门可能购买质量低的原材料,或进行大宗采购,造成质量问题或形成材料库存积压;为获得有利的原材料数量差异,生产者可能将不良质量的产品转入下

4、一工序,使废品损失进一步扩大,等等。新制造环境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表现为自动化和电脑化两个特征,对成本会计产生一下影响第二节当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成本会计的影响适时生产制度(JustInTimeSystem,JIT)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基准管理(BenchmarkingManagement)和持续改进(ContinuousImprovement)限制理论(Theory0FConstraints)适时生产制度(JustInTime

5、System,JIT)JIT适时生产制度简称JIT,是一种由需求带动生产的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企业生产是以顾客需求(如订单)为起点,由后向前逐步推移来安排生产任务。上一生产步骤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对产品质量要求和交货时间等,只能根据下一生产步骤提出的具体要求而定,至于原材料及零部件,只有当某一步骤需要时,采购部门才能购进。适时生产制度的目的是使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等各类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尽可能实现“零存货”(zeroinventory),以降低存货成本。成本会计的应对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方法,可以采用倒推成本法(backflushcostin

6、g)。所谓倒推成本法,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再倒过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的生产成本的方法。这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正好相反,传统生产成本的记录、归集和分配是随着材料与产品实体的转移而转移,即生产成本的会计记录和生产成本发生的实物流动是同步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20世纪50年代后,国外质量管理进入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简称TQMTQM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一种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期望驱动的、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全面质量管理不同于传统质量管理,它从事后的质量检验转向以事先预防为主;从只管理产品质量转向管理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从专职人

7、员的检验转向广泛吸收全体职工参加,把管理重点放在操作工人自我质量监控上,自动纠正质量缺陷,不合格品不允许转移到下一环节,以保证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零缺陷”,使整个企业处于质量改善环境中,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是JIT顺利实施的一个必要条件。全面质量管理与会计工作结合,产生了质量会计这一学科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质量会计发展的重点就放在质量成本会计上。它在以往质量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通过质量成本决策、建立最佳质量成本模型和质量成本控制等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