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91945
大小:49.16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7-02
《格言别录白话注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格言別錄—依《格言聯璧》錄寫學問類凜閑居,以體獨。卜動念,以知幾。謹威儀,以定命。敦大倫,以凝道。備百行,以考德。遷善改過以作聖。—劉忠介公《人譜》六條敬畏於閑居獨處之時,從中體悟慎獨的功夫;預測念頭初動,瞭知其中因緣果報之事細微的前兆;謹慎威儀舉止之規範,以安定吉凶禍福之命運,趨吉避凶也;敦厚和睦大眾之間的正常倫理關係,以堅固凝定倫常不變之大道;具備百德細行,以考驗道德行為規範;見善則遷,知過則改,以此作為成聖成賢的功夫。這一條出自明朝學者劉宗周的著作《人譜》,說明做人就需要具備這六條。幾(jīㄐ〡):讀平聲。幾微,事前徵兆,微末細小之事。
2、敦:修治使之厚。考:考績、考驗,稽查之義。52考德:另有本為“考旋”,取《易經》“視履考祥,其旋元吉”之意。(觀察其行為善惡得失,考績禍福徵祥,以期回轉天命,得到洪福大吉。)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剋己功夫。觀察天地之間生長萬物之氣象,以開拓心胸眼界;學習古聖先賢剋己復禮修身的功夫,可以成就功業道德。為善最樂,讀書便佳。茅鹿門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濟事,則彼之感我,中懷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行善助人最為快樂,讀聖賢書便是佳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明朝名士茅鹿門說:人生在世,多做幫助救濟他人之事,則對方感恩於我,發於肺腑,溫暖入
3、心。能得人心到如此地步,是多麼值得慶幸啊!諸君到此何為?豈徒學問文章,擅一藝微長,便算讀書種子?52在我所求亦恕,不過子臣弟友,盡五倫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廣州香山書院楹聯諸位君子到此為何事?豈只徒然為求學問、寫寫文章,擅得一種技藝之微小專長,就算是個讀聖賢書的種子嗎?而在我所求亦是恕道而已,不過是子孝臣忠,弟悌友信,各自盡到五倫的本分,共同成就為名教中的賢人。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如果沒有倫理道德的基礎,不知禮義廉恥,學越多越長浮華傲慢,就與學問背道而馳,不得利益。這副對聯出自廣州香山書院,從中可見創辦人的教學宗旨。楹聯:貼在楹柱(廳堂前的柱子
4、)上的對聯。何謂至行?曰:“庸行”;何謂大人?曰:“小心”。什麼是最高的德行?就是平常生活,一言一行安分守己;什麼叫做大人?不過處處小心,一切恭敬而已。52聖賢絕無標新立異,外表生活與凡夫并無不同,所不同者,存心而已。在世間法中覺悟,即是佛法。庸:平常的。《中庸》曰:中不偏,庸不易。庸行即平常生活。存養類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涵養德行,心須寧靜,言語寡少沉默,舉動從容安詳,行事嚴謹恭敬,生活簡單樸實,少欲知足。常常這樣檢點,自然容易止息妄念,心專意凝。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謙虛退讓是
5、保全自身的首要方法,安詳鎮定是辦事成功的關鍵,包容別人的過失是與人相處的第一妙法,恬淡少欲是修養心神的關鍵。劉念臺云:“涵養,全得一緩字,凡言語動作皆是。”52明朝學問家劉宗周先生,號念臺,告誡學生說:“涵養品行,完全得自於一個緩字,無論言語動作都要徐緩安詳,不可急躁莽撞。”《無量壽經》說:動作瞻視,安定徐為;做事倉促,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工夫。舉止安詳,就容易得定。應事接物,常覺得心中有從容閒暇時,纔見涵養。無論處事待人接物,心中常常有優裕從容、遊刃有餘的感覺,忙而不亂,纔表現出一個人的涵養功夫。作而無作,心無掛礙,所以從容悠閒。劉念臺
6、云:“易喜易怒、輕言輕動,只是一種浮氣用事,此病根最不小。”劉念臺先生說:容易感情用事,隨便講話、妄念紛飛,都只是心浮氣躁起作用,這是德行涵養不能成就的病根,不可以輕視。多學靜坐,以收攝浮氣;或練習寫毛筆字、誦52經、念佛、參禪,皆無不可。呂新吾云:“心平氣和四字,非有涵養者不能做,工夫只在個定火。”明朝刑部侍郎呂坤,號新吾,他說:心平氣和四個字,若不是真正有涵養功夫是做不到的,下手用功只是忍辱,降伏瞋恚煩惱。能夠忍辱,而後纔能得定。陳榕門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勝則氣自平矣。”清朝學士陳弘謀先生說:降伏瞋恚,不外乎用理智控制慾望煩惱
7、,理智的力量強,煩惱自然平息。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氣消;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身,則夢寐恬。與人交往一團和氣慈悲,就能化解不和衝突;接觸外物正氣凜然,妖風邪氣也會退避;心胸浩然開闊,52一切疑慮畏懼自然消除;止息妄念,心地清淨,夢寐亦會安然恬適。沴(lìㄌ〡ˋ):水流不暢。乖沴:不和之氣,邪氣。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谿刻當矯之以渾厚。輕狂的,要用穩重的去矯正他,浮華的,要用平實去矯正;心胸狹窄,要用寬宏去矯正;急躁的,要用和氣舒緩來矯正;粗暴剛
8、強,要用溫和柔順來矯正,淺露的,用深沉收斂矯正,刻薄的,用渾厚平易來矯正。所謂對症下藥,潛移默轉,變化氣質於不知不覺之間。尹和靖云:“莫大之禍,皆起於須臾之不能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