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90858
大小:322.8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02
《诗歌鉴赏结题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专题总结1读懂是关键:综合运用各种信息读懂。2总结各种类型题及答题步骤。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1)诗句中与题目扣得最紧的一个字是____(2)结合第三、四句,请简析“隐者”的形象.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答“超然出世、怡然自乐、清静无为之人”也可以)注意答题的模式:通过描写……表现了……)宿云门寺①阁
2、 孙逖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②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③秋。画壁馀④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注释:①云门寺,在今浙江绍兴境内的云门山上。②象外:意思是物象之外。③五湖:太湖的别称。④馀:剩下之意。(1)云门寺的特点是什么?试结合颈联作具体分析。(3分)颈联两句,写卧床环顾时所见的景象。墙上,因为年深日久,壁画的大部分已经剥落,只见到尚剩下的大雁,足见佛寺之古老;天空,闪烁的群星象是镶嵌在窗户上那样临近,突出了云门寺“高”。这两句分别写出云门寺“高”与“古”的特点。(特点“高”与“古”2分,分析占1分)鹧鸪天 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
3、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考点】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柳宗元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4、?注:①南谷,在永州乡下。②杪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1)诗中的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中的意象来分析。(4分)(1)诗中的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中的意象来分析。(4分)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冷清、衰败、荒寂的荒村景象(2分)。经霜袭击的树叶在变黄,在瑟瑟秋风中孤独地飘落,溪上小桥铺满枯叶;荒村除古木之外,一无所见;耐寒的山花疏疏落落;幽深的泉水在深秋时节也时断时续,只剩一线。四句诗,处处围绕一个“荒”字,描绘出一幅荒凉凄清的画面.(能结合“黄叶”、“溪桥”、“古木”、“寒花”、“幽泉”等意象分析,2分)活用迁移2010年韶关二模卷:岁暮
5、归南山①孟浩然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注]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问: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3分)快速准确读懂诗歌审题目、明考点、定模式、规范作答答案: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松间明月照着我的窗台,一切是那么空寂!注:意思相近即可。)该句以清冷寂寥之景写绵长不尽之愁,以景结情(或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语意双关),韵味悠长。(划线处各1分,答对3处即可)变式的提问总结: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6、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肃杀荒寒、凄寒萧条、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瑰丽雄壮、虚幻飘渺、繁华热闹等熟悉题型、答题规范-----掌握、精炼答题模式第三种模式:鉴赏技巧型具体内容见学案的第四页考查技巧的内容:1、 对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的赏析2、 对表达方式的辨析3、对选材结构的赏析1、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常用于考查的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白描、象征、衬托、对比、虚实结合以及采用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
7、怀”)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寓情于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如《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如《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