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

ID:39389621

大小:373.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02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_第1页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_第2页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_第3页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_第4页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可持续发展主讲人:李永峰正确辨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类以最高的智力水准与泛爱精神的责任感,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创造公正、理性与和谐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1234不断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生产和生活对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需求代际之间应体现公正、合理的原则去使用和管理属于人类总体的资源和环境;同时,每代人也要以公正、合理的原则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创造“自然—社会—经济”支持系统的外部适宜条件,使得人类生活在一种更规范、更稳定、更健康、更愉悦的环境之中“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总协调国际社会的

2、政府部门大多在三个层次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制定合理的、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向和指标体系,通过可比的、可测的、可控的统计分析,对所属的行政单元排出评价次序,定期发布,以鞭策落后和强化宏观监控的职能。2建立各类投资及各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和制度,制定一套强势的具有权威性的评判标准。凡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与投资,一律予以否决。3制定各行业、各领域的技术政策与质量标准,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资源的承载能力1.区域的生产能力2.环境的缓冲能力3.社会的稳定能力4.决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一般可由以下五个基本支撑系统及

3、其间的复杂关系去衡量:管理的调控能力5.资源的承载能力通常又称为“基础支持系统”或“生存支持系统”。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它对于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资源的承载能力区域的生产能力区域的生产能力通常也称为“动力支持系统”或“发展支持系统”。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环境的缓冲能力通常也称为“容量支持系统”或“环境支持系统”。人对区域的开发,人对资源的利用,人对生产的发展,人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的允许容量之内。环境的缓冲能力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稳定能

4、力通常也称为“社会支持系统”。它以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为标志在整个发展的轨迹上,不希望出现由于自然波动(特大自然灾害与不可抗拒的外力干扰)和经济社会波动(由于战争的干扰,由于重大决策失误所引起的不可挽回的损失等)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管理的调控能力管理的调控能力通常也称为“智力支持系统”。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行动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应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性框架结构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分类和特点比较项目前发展阶段低发展阶段高发展阶段可持续

5、发展阶段时间尺度大约l万年以前农业革命之后(约1万年前至今)工业革命之后(约1800年至今)信息革命之后(最近30年)空间尺度个体范围或部落范围流域范围或国家范围国家范围或洲际范围洲际范围或全球范围哲学思考主题无中心的求生状态追求“是什么”追求“为什么”追求“将发生什么”对自然的态度自然拜物主义自然优势主义(天定胜人)人文优势主义(人定胜天)天人互补协同(人地和谐)经济水平融于天然食物链中初级水平(农业为主)高级水平(工业与服务业为主)优化水平(知识经济为主)经济特质采食渔猎,个体延续自给型经济(简单再生产)商品经济(复杂再生产)协调型经济(高效、和

6、谐、循环、再生)系统识别基本无结构简单结构复杂结构控制、调节、具自组织功能的网络结构消费标志满足于个体延续需要低维持水平的生存需求高维持水平的发展需求“自然一社会一经济”的全面发展需求生产模式从手到口简单技术和工具复杂技术与体系智力转化与再循环体系能源输入人的肌肉人、畜及简单天然动力化石能源清洁的与可替代的能源环境响应环境无污染,无干扰环境低度与缓慢退化短期的急剧污染与长期的生态应力与自然协同进化,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以上由人类不同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发展系列谱,被进一步总结成:阶段1(前发展)阶段2(低发展)阶段3(高发展)阶段4(可持续发展)时段3部落

7、形成时段4牧业社会时段5农业社会清水型水生微生物时段1家族及种群时段2氏族及集居时段6过渡型社会时段7前工业社会时段8工业社会时段9后工业社会时段10网络结构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段11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和“人与人”的和谐时段12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总体协调的可持续生物圈生物圈在整个地球上是一个厚度很薄而又十分特殊的脆弱圈层。这个相当狭窄的空间主要位于地球表层上固相、液相、气相的交界面附近,围绕着该界面,在20km的垂直圈层中高度集中了地球上达99%的生物物质量。这些生物物质形成一个环绕地球的连续薄层,被称为“生物圈”。必须具有一个稳定而

8、有效的外来能源——太阳能,以满足在生物生命过程内所必须得到的量级合理的能量,同时它亦可为生物环境的改变提供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