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及教案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及教案

ID:39373212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1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及教案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及教案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及教案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及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及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分析《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数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是“数形结合”的优美典范,在数学的发展和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此外,历史上勾股定理的发现反映了人类杰出的智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与人文价值。勾股定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下面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作了铺垫,为以后学习“四边形”和“解直角三角形”等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认识

2、无理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紧密相关性、连续性。教学思路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境激趣,定向明标;第二环节:自主探索,精讲点拨;第三环节:反馈评价,达标检测;第四环节:总结激励,拓展延伸。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掌握勾股定理和它的简单应用。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计算——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

3、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主动探究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与验证。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讲授法、练习法等三、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1创境激趣定向明标①投影1:教材P9图1—8,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图案(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证明勾股定理用到的图案,被称为“赵爽弦

4、图”),出示教材P2图1—1问题。②通过教师激情讲述勾股定理的悠久历史,和生活实际问题的引入,揭示课题,为学习定向明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爱国热情,焕发学生主体意识,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观察会标图案,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思考出示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教学环节2自主探索精讲点拨①、P2做一做1:让生作直角三角形,测量三边长度,看它们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②、投影2:教材P3做一做,图1一2,图1一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数格子、割补、猜想的方法,推出直角三角形三

5、边的平方满足怎样的关系。教师板书:直角三角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③、投影3:教材P2图1一5,图1一6,引导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勾股定理。④、精讲点拨P9例1读题——画图——求10秒走的距离——求速度(汽车的速度通常用“千米/小时”表示)①作图、测量、归纳总结②通过观察、数格子计算、图形割补、猜想等方法,得出图1一2,图1一3正方形A、B、C之间的面积关系。说说是怎样得出上面结果的?思考回答:从上图中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熟记勾股定理并做随堂练习。先解决教学环节1呈

6、现的问题。③猜想,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勾股定理。④试做例1,质疑问难BC2=5002-4002BC=300300×6×60=108000米/小时=108千米/小时教学环节3反馈评价达标检测1、反馈评价(处理教科书习题1.2,习题1.3①做练习题,补充习题)1、出示达标测试题、评改(参金榜学案、尖子生学案)②做测试题,评改分析与纠错教学环节4总结激励拓展延伸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学生谈体会,教师补充完善、激励评价)2、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课本56页,第1、2题;(2)查阅有

7、关勾股定理的历史资料,及证明方法,与同学交流。谈体会:归纳小结,知识升华,作业四、板书计划勾股定理一、图形奥秘: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图案北京“赵爽弦图”生活实例:二、探索勾股定理1、测量——计算——猜想——验证2、例1:在Rt△ABC中,∠C=90°.(1)已知:a=6,b=8,求c; (2)已知:a=40,c=41,求b;(3)已知:c=13,b=5,求a;(4)已知:a:b=3:4,c=15,求a、b.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可求第三边;BCDA例2:已知:四边形ABCD中,∠DAB=∠D

8、BC=90ºAD=3,AB=4,BC=12求:DC的长。解:∵∠DAB=90º∴在Rt△ABD中,BD2=AD2+AB2=32+42=25∴BD=5同理可得DC=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