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67318
大小:344.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01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原理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吸光光度法原理: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包括:可见吸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等。特点:1.灵敏度高一般可达1-10-3%的微量组分。对固体试样一般可测到10-4%。如果对被测组分事先加以富集,灵敏度还可以提高1-2个数量级。2.准确度较高一般吸光光度法的相对误差为2-5%,其准确度虽不如滴定分析法及重量法,但对微量成分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3.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4.应用广泛几乎可以测定所有的无机离子和有机化合物。第一节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一、光的
2、基本性质波长、频率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为:E=hν=hc/λh:普朗克常数,其值为6.63×10-34J·s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固体物质如果物质对各种波长的光完全吸收,则呈现黑色;如果完全反射,则呈现白色;如果对各种波长的光吸收程度差不多,则呈现灰色;如果物质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的光,那么,这种物质的颜色就由它所反射或透过光的颜色来决定。对溶液来说,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选择性的吸收某种颜色的光所引起的。如果各种颜色的光透过程度相同,这种物质就是无色透明的。如果只让一部分
3、波长的光透过,其他波长的光被吸收,则溶液就呈现的是与它吸收的光成互补色的颜色。(三)吸收曲线(吸收光谱)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一条吸光度随波长变化的曲线。KMnO4溶液的吸收曲线浓度:a
4、/IA=KbCA:吸光度,K:比例常数I/I0:为透光率,用T表示。A=lg1/T(二)吸收系数和桑德尔灵敏度1.吸收系数(1)吸收系数ac的单位为g/L,b的单位为cm时,K用a表示,称为吸收系数,其单位为L/g·cm,这时朗伯-比耳定律变为:A=abc(2)摩尔吸收系数κc的单位为mol/L,b的单位为cm,κ表示,称为摩尔吸收系数,其单位为L/mol·cm。A=κbc2.桑德尔灵敏度(μg·cm-2)定义:当光度仪器的检测极限为A=0.001时,单位截面积光程内所能检出的吸光物质的最低质量。
5、3.标准曲线绘制: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测定。然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应用:曲线的斜率为κb,由此可得到摩尔吸收系数κ;也可根据未知液的Ax,在标准曲线上查出未知液的浓度cx。二、引起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原因(一)物理因素1.单色光不纯所引起的偏离2.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3.介质不均匀性引起的偏离(二)化学因素1.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当溶液浓度较高时,吸光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间的平均距离减小,从而改变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浓度增加,相互作用增强,导致在高浓度
6、范围内摩尔吸收系数不恒定而使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被破坏。2.化学变化所引起的偏离溶液中吸光物质常因解离、缔合、形成新的化合物或在光照射下发生互变异构等,从而破坏了平衡浓度与分析浓度之间的正比关系。第三节吸光光度法的仪器一、基本部件光源单色器(分光系统)吸收池检测系统和信号显示系统(一)光源常用的光源为6-12伏低压钨丝灯,光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二)单色器(分光系统)单色器由入射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聚焦镜和出射缝组成。(三)吸收池(比色皿)比色皿为长方形,也有圆柱形的。一般厚度为0
7、.5、1、2和3厘米。(四)检测系统(又叫光电转化器)常用的是硒光电池,对于波长为500-600nm的光线最灵敏。而对紫外线,红外线则不能应用。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用于较精密的分光光度计中。具有灵敏度高、光敏范围广及不易疲劳等特点。(五)信号显示系统现代分光光度计采用数字电压表、函数记录仪、示波器及数据处理台等。二、吸光度的测量原理通过转换器将测得的电流或电压转换为对应的吸光度A。测定步骤:1.调节检测器零点,即仪器的机械零点。2.应用不含待测组分的参比溶液调节吸光零点。3.待测组分吸光度的测定。三
8、、分光光度计的类型(721、722、751型)(一)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原理:由光源(钨丝灯或氢灯)发出的光线由反射镜反射,使光线经狭缝的下半部,经准光镜进入单色器棱镜色散底,由准光镜将光聚焦于狭缝上半部而射出,经液槽照射于光电管上。(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第四节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一、显色反应及其条件的选择(一)显色反应和显色剂1.显色反应将试样中被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显色反应:络合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选择显色反应应注意的:(1)选择性要好(2)灵敏度要高(3)对比度要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