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66594
大小: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1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标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8*《路旁的橡树》课标分析山东省肥城市龙山小学陈秀丽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阶段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5条,现4条)(二
2、)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7.在
3、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原10条,现9条)(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
4、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删:努力用语言打动人)(原4条,现3条)(五)综合性学习1.能
5、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识字、写字中的目标,调整)(原4条,现5条)二、教材在课程价值实现中的定位《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的两座大城市之间,准备修
6、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这棵橡树,筑路工人与工程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儿,既保住了这棵橡树,又圆满地完成了筑路计划。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组内容的设计就是以“保护周围环境”为主题,体会人们在保护橡树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路旁的橡树》是这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引导学生阅读好本篇课文是学好本组内容的基础。本
7、课的定为:1、凸显略读课文特点。(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2)训练学生略读的方法。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3)确定精读课文的训练点。略读课文前面的一段“阅读提示”,体现了略读课的重点教学要求。教学中,既可以此组织略读课的教学,还可以把它作为前面的精读课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2、充分利用文本。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文本是师生活动的载体,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利用导语导读,插图辅助理解,借助人物言行感悟,既快捷方便,又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路旁的
8、橡树》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感悟语言①认识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语。②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不约而同”等词语意思。2.体悟文本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写作指导①口语表达练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