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ID:39337136

大小:2.57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7-01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_第1页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_第2页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_第3页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_第4页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第六节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基本概念拉伸试验曲线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种类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绘制方法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对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21、屈服应力:材料开始塑性变形的应力即屈服应力,通常用σs表示。一般材料在进入塑性状态之后,继续变形时会产生强化,屈服应力不断变化。有关概念32、流动应力(真实应力):流动应力的数值等于试样断面上的实际应力,故又称真实应力。为了区别于初始的屈服应力,采用流动应力来泛指屈服应力,用Y(或S)表示。真实应力是金属塑性加工变形抗力的指标。3、条件应力(标称应力):拉伸载荷与试样原始横截面积之比。△L%P

2、(N)PbPsPeo4变换:P/F0=σ(MPa)F0为试样原始截面积(mm2)△L/L0=ε(%)L0为试样标距长度转化:纵坐标:以应力σ表示,横坐标:以应变ε表示,5真实应力—应变曲线通常是由实验建立,实质上可以看成是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的实验关系。67一、基于拉伸实验确定真实应力—应变曲线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应力-应变曲线因此,单向拉伸试验得到的的σ—ε曲线可以推广到复杂应力,也就是在这种变形条件下的曲线,因而具有普遍意义。单向拉伸的应力状态为应变状态为在单向拉伸时8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应力-应变曲线9室温下的静力拉伸试验是在万能材料试验机

3、上进行的。如图是退火状态低碳钢的拉伸图,纵坐标表示载荷P,横坐标表示试样标距的伸长。若试样的原始截面积为F0,标距长为L,则拉伸时的条件应力σ0和相对伸长ε为及1、条件应力(标称应力)-应变曲线万能材料试验机10根据拉伸图便可作出条件应力-应变曲线。条件应力-应变曲线上有三个特征点,将整个拉伸变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个特征点是屈服点c,是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分界点。对于具有明显屈服点的金属,在曲线上呈现屈服平台。此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应力,以σs表示。11在b点之前,试样均匀伸长,达到b点时,试样开始产生缩颈,变形集中发生在试样的某

4、一局部,这种现象叫做单向拉伸的失稳。b——失稳点。此后,试件承载能力急剧下降,曲线也迅速下降。因此抗拉强度是均匀塑性变形和局部塑性变形两个阶段的分界点。(2)第二个特征点是曲线的最高点b。这时载荷达到最大值,与此对应的条件应力称为抗拉强度。以σb表示。12条件应力-应变曲线在失稳点b之前随着拉伸变形过程的进行,继续变形的应力要增加,反映了材料的强化现象。但在b点之后,曲线反而下降,则不符合材料的硬化规律。此外,条件应力并不是单向拉伸试样横截面上的实际应力。在拉伸过程中,试样的横截面积在不断减少,截面上的实际应力值要大于条件应力。(3)第

5、三个特征是破坏点k,试样发生断裂,是单向拉伸塑性变形的终止点。1周,41、42节13条件应力-应变曲线不能真实地反映材料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力学特征。原因是: (1)F0—试样原始面积; (2)试样产生缩颈后会产生形状硬化,处于三向不均匀拉应力状态; (3)相对应变不科学,不能代表真实应变。图3-28缩颈处断面上的应力分布141)第一类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真实应力—相对应变(Y—ε)2)第二类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真实应力—相对截面收缩率(Y—ψ)真实应力—应变有三类,即用真实应力和应变表示的曲线称为真实应力—应变曲线。2真实应力-应变曲线1

6、53)第三类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真实应力—对数应变(Y—∈)l—为试样的瞬时长度。dl—为瞬时长度的改变量所以对数应变(真实应变)的定义为:16将上式展开的: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应力-应变曲线或所以∈总小于ε在小变形时,均匀拉伸时17又∵∴而或以上公式将三种应变形式联系起来了。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应力-应变曲线18(3)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绘制1)第一类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真实应力—相对应变曲线(Y—ε曲线)方法:将条件应力—相对应变曲线上的σ换算成真实应力Y即可。σε192)第二类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真实应力—相对截面收缩曲线(Y—ψ曲线)方

7、法:即:对条件应力—应变曲线(σ—ε曲线)进行转换利用σε20方法步骤:(1)求屈服点σs3)第三类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真实应力—对数应变曲线(Y—∈)实际上是用拉伸试验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21(2)绘制缩颈前的曲线:式中P—各加载时瞬间的载荷,由试验机刻度盘读出。F—试样瞬时断面积。可由体积不变条件求出。22即而或因此,在b点之前,该段Y—∈曲线可逐点作出。代入即Y—可求23(3)绘制颈缩后的曲线(确定两点修正法)在b点以后,为集中塑性变形阶段,上述公式不再成立。24因此,b′点以后的曲线只能近似作出。这时,可根据断裂点k的试样断面

8、积,按下式计算出k′点的应力和应变:这样便可作出曲线的b′K′段。25但是,出现缩颈后在缩颈部分已变为三向拉应力状态,试样断面上已不再是均匀的拉应力(见图3—58),产生了“形状硬化”。使应力提高。边缘单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