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读书分享会

龙应台读书分享会

ID:39325998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30

龙应台读书分享会_第1页
龙应台读书分享会_第2页
龙应台读书分享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龙应台读书分享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14级计算机应用1班的XXX,同时也是今天分享会的分享嘉宾。看到你们兴致盎然的来到这里,想必我们都是同道中人了。其实对于今天的这个分享会,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因为虽然在生活中我是一个非常喜欢与别人交流的人,但是我却很少在这样的场合说话,更别说是分享了。说实话,现在的我是有一点紧张的,但一看到你们那可爱的面孔、那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神,我想我的紧张感会慢慢淡化的。好的,接下来我将给大家带来的是龙应台亲情三部曲的读书心得。说道龙应台,我想会有一部分人没听说过她,但是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篇文章吧!之前不认识的没关系,那我们今天就好好的认识一

2、下龙应台女士。龙应台,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出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后,于1983年回到台湾担任中央大学外文系服教授。她是一名作者,也是一名思想家,更是一位真正的文化批评家,她擅于用犀利辛辣的笔调来讽刺世间的假恶丑,这种风格更是在她的成名作《野火集》中强烈地表现出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女强人,却能用温柔纤细,深情动人的风格写出了《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这亲情三部曲。这三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来讲述了亲情,但就是这样的语言却能引起我内心的共鸣。《目送》与《孩子你慢慢来》主要是描写了她们亲

3、子间的亲密互动,而《亲爱的安德烈》主要是书信的方式与孩子的深入交流。《目送》一书中收录了龙应台近年来写的七十三篇散文,分为三章。《目送》是《目送》一书的开篇点题之作。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龙应台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叙述了儿子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几年来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长,一次次地目送孩子背影的离去。第二部分是龙应台从一个女儿的角度,回忆起自己成长的岁月,与父亲的一次次离别,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的熊熊炉火之下永远的消逝了,彼时的目送成了眼下的悲凉。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片段:一是“龙应台送华安上小学,目送“他瘦小的身影消失

4、在门里,那时的他不断地回头。”二是“十六岁,华安到美国做交换生,龙应台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海关口。她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在这两个鲜明对比的片段里可以强烈地看出了她与孩子安德烈的感情逐渐降温。最后她说道:(第二张PPT)“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在这篇文章中用了两次一次是用在文中部分,一次用在结尾,两次使用,强烈地勾勒出三代人目送背影的场景。每次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内心总是会

5、掀起一阵波澜。而当我读到第二篇《雨儿》时,我非常感慨龙应台记录的生活中一点一滴。每天,龙应台都会给母亲打一通电话,电话接通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你的女儿”。因为那时年迈的母亲已经糊涂的像个可爱的孩子了,思维总是不清晰地说着“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而龙应台这时会像哄小孩子一样确定地说:“妈,千真万确,我就是你的女儿。”她还带着母亲洗温泉、搭公交,可见她在生活中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人。”但我读到《寒色》时,我被文中一个问题感悟到了。文中龙应台被记者提问到:家,是什么?(第三张PPT)她突然变得支吾,不知所云。因为她觉得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也跟着变质了,不再是家了。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

6、、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有时候确实如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手机了。当我们回到家时,我们是不是总是拿着手机玩而忽视了对父母的关爱和交流呢?你们不觉得这样很过分吗,就好像如果今天的我不是以这样一种方式交流分享,而是我们一起拿起手机。我给你们发一句:在吗?你们给我回:在啊!这种方式,你们是不是会觉得这样的分享会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这里我想说一句:我们回到家,不要再一直拿着手机玩,多点和父母沟通,多点温暖的陪伴吧!你可以和父母说:你最近获得了什么奖项,参加了什么社团活动、班级

7、活动,这些你都可以说,但是一些让父母担心的事就不要说。或者陪父母散散步,逛逛超市什么的都可以,至少当你这样做了,你会发现父母脸上总会挂着甜蜜的微笑。《孩子你慢慢来》中叙述了龙应台照顾幼年时的儿子华安和华飞的那些生动往事,她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用第三人称“妈妈”进行了阐述,生活中的小细节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两个细节:(第四张PPT)“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